今天突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做减法并不是单纯的减少,而是把和中心事物无关的事情减掉。至于其他和想做的中心事物有关的事,是可以不断增加的,因为这种增加是和目标一致的,所以这种增加也不会有负担,反而能让我更好的达成目标。
早在这个学期开始,我就开始学习做减法了。先是辞掉了小语课程的义工工作。退出了两个学期全情投入的小语课程。虽然很不舍,但因为我在课程的学习里,没有新的激情和进步了,所以想通过理论经典的研读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也坚信,暂时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再次相遇。
之所以产生这种想法,是因为我这个学期选修了《教育学经典解读》课程,在课程组当助教。同时又因为在《中小学课题研究》课程里做义工。两门课程我都很喜欢,难以抉择,同时进行。作业听课也是在同时跟进。虽然一直忙忙碌碌,辛苦一些,却也能跟进完成。
直到后来,两门课程直播突然变成了同一天。我内心的平衡被打破了。因为无法同时收看两个直播,渐渐的,我疏远了学过一个学期的课题课程。尽管还有很多需要我努力的地方,但因为放下了,所以动力不足了。已经“志不在此”“心不在焉”了,再跟着糊弄学习,感觉意义不大。如果仅仅写作业,也可以完成,但那种不能全身心投入的,虚假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我带来成就感,反而会让我觉得“身心分离”,而且会让我因为做不好这件事而感到沮丧。所以我果断选择暂时搁置这门重要的课程,打算后半学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经典书籍的阅读学习之中。
其实,我所做的也不是一直在减少,我只是减掉了和自己学习目标关系不大的内容,而对于那些有助于我更好实现自身学习目标的活动,不仅没有减,反而在不断增加。比如说,这个学期我的学习重点放在了教育经典类的阅读上。读好书,读懂教育学著作,把这些书本上的真理运用到我具体的学科实践活动中就成了学习重点。
为了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除了读好课程用书《教育的目的》《教育人类学》《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这些书,我还积极参加了啃读会组织的共读活动,阅读书籍《做一名老练的青年教师》。参加王荣平老师组织的历次“清晨读书会”,先后读了《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寓言中的教育智慧》《教育勇气》……
在阅读这些书籍的时候,我发现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关注“人”本身的,关注“心灵”的书籍。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时不时会把他们联系起来联想……书中的很多观点,很多理论解释甚至都是相通的。不仅是我,胜男还有其他几位老师也有类似的感觉。
也可能是因为真理是相通的。这些书本来就是优秀的教育家们写的教育经典著作,从这些书里读出熟悉的感觉,读出和我们关注的内容相通的知识也是必然的。
因为阅读这些书籍有助于我更好的理解学习《教育学经典》解读课程,所以即使是增加了这些书籍的阅读活动,但我也没有感受到有新的负担。反而因为知识互通而体会到了读懂,读明白的成就感。
所以,真正的减少不是一味单纯的减掉。而是把和自身目标无关的事物减掉,至于有益于目标本身的相关活动,不仅不用减,甚至还可以加。
想明白了这些,我如释重负。未来继续学习做“减法”,给自己的心灵腾出更多的自由空间,做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让我对所学课程,对《教育的目的》《教育人类学》的理解更深了。这种围绕着中心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