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做智慧家长第二讲:
主题: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参加人员:学生家长
讲座内容:
一:你了解现在孩子吗?
1.现在的孩子与小时候的自己是不同的。大环境不同,周围影响不同,现在孩子的天赋特点、现在孩子的兴趣点、与人交往方式、处理问题方式等多方面都与以前差别很大。所以用过去自己的经验来应对当下的孩子可能会挑战。
2.面对新问题的解决。现状孩子出现的问题,有很多都是我们没有遇到过的。而且有些东西我们还有不懂不明白的,这样的状况我们不能回避,如果回避,你和孩子会越来越远,甚至亲子关系都紧张,更不要说支持、帮助孩子啦。对新事物不了解怎么能给出比较好的建议、指导呢?还在用家长的威严吗?
3.你对自己的孩子真的了解吗。虽然我们和孩子同在一个屋檐下,一起吃饭,一起做事等,你了解他想些什么?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他学习遭遇到哪些问题吗?他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怎样?他的心里话给你说嘛?你好心好意做的事情孩子收到这份心意了吗?
当扪心自问时,是不是觉得原来我的孩子,有些时候真不懂他啊!
二家长对青春期孩子必须要了解的特征
(一)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特点
身体方面:初中学生年龄在12-16岁,处在青春期发育的前、中期,这个时候他们身体发育快速,心理上急剧变化,有的学者比作是:暴风骤雨、多事之秋等。孩子的身体上变化,表现为孩子的身高、体重、胸围、肩宽等迅速增长,各个器官、系统机能逐步取向成熟,性特征发育趋于成人化。
心理方面:
1.认知方面:初中认知发展包括记忆、思维、注意等方面是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候,孩子对外界的事物格外敏感,喜欢新的尝试,勇于冒险、创新、喜欢评论;同时由于自身的社会经验不足,缺乏深思熟虑、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他们往往容易受到社会上的各种现象的影响,对问题的看法也变现为偏激、片面、不深刻等。
2.情绪情感:情绪情感第一个特点是两级化表现明显,情绪的稳定性较弱。一会高兴,一会低沉的。外部环境的各种刺激与评价、内心世界的需求与满足,通常都会导致他们的情绪的强烈变化。第二个特点事道德感、价值感、审美感等社会情感的发展越来越深刻。这个特备与认知能力关系很大,如果认知能力提高,那么情绪情感方面都会相应提高。第三是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加强。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会看到有明显的变化。
所以,这点是给家长的希望,陪伴这个时期最重要。
3.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个时期很在意他人的评价,敏感,甚至会导致情绪上的强烈波动。而且这个时候孩子的反抗意识(逆反心理)也越来越明显。不再会对父母言听计从了。会抵触会叛逆,这是这个时期孩子的正常心理类行为表现。
我们家长面对这个问题,当了解这个知识的时候,内心就不会恐慌和害怕啦。
4.性意识发展:初中阶段性意识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异性暂时疏远,多在七年级的时候。第二阶段是对异性发生爱慕阶段,女孩子通常是十二、三岁,男孩子通常是十三、四岁,他们在心理上、行为上表现为吸引和接近的需要,这是性意识从朦胧期走向清晰的过渡期。第三阶段是对异性的依恋阶段,随着孩子性功能发育成熟,以及社会交往日益增多,他们被唤醒的倾慕和爱恋对象有众多变为个体,但这个时候他们感情很纯真。所以孩子在初中“早恋”出现比较多,通常比较容易分散学习精力。
(二)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对策
1.善于引导,静观其变
这个时候,家长怪不得、急不得,当然也慢不得,更不能撒手不管。
关键词:尊重【案例介绍】
2.避免冲突,保持冷静
在坚持按照规定与保持既有期望的情况下,允许孩子情感适当宣泄,允许孩子抗辩,或者孩子生气的时候出现的一些行为等,但是避免争吵,避免升级,冷静处理,为问题解决留有空间。
关键词:允许【案例介绍】
3.平等协商视情让步
平等是家庭教育的基础,父母必须要清楚一个事实:我们只是比孩子更早来到这个世界,让步能做到及时止损,让步不是拖鞋,更不是纵容,而是在维护亲子关系。哪些事情可以让步呢,比如睡觉时间、玩的时间、发型、鞋子的品牌、衣服的款式、做作业的时间安排等,都可以平等对话,视情而定,达成一致,但对于一些原则性问题,不能突破底线,比如吸烟、喝酒、不打招呼的夜不归宿等问题,绝不可以让步和妥协。父母可以在平等基础上与孩子良好沟通,通过规定和建立制度来规范孩子的行为。
关键词:平等【案例介绍】
三互动交流
1.家长提问
2.]交流分享
这个环节,家长针对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说了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长提出了疑惑,老师给与针对性的建议。
家长们的需要解答的问题还不少嘞。这正说明家长学习多么的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