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闲着没事,把《人性的枷锁》看完了,其实这本书早就应该读完的,但囿于自己的惰性,所以一拖再拖,正如这篇读后感一样。
读这本书其实是带有目的性的,那便是想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对自己现有的状态得到认同,但结果并不怎么尽人意。
毛姆塑造了菲利普这个形象,并加注了自己的影子。菲利普经历了惨淡的童年和坎坷的青年,先后摆脱宗教的束缚,畸形教育的桎梏,可以说他每前行一步,都要经受一番痛苦的折磨,在身心上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他饱尝人间艰辛,历尽世态炎凉,在自己的努力下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真谛,结局也算是否极泰来。
生活毫无意义。正如那波斯地毯一样,虽然色彩斑斓,令人眼花缭乱,但实质上毫无意义。
书中最吸引我的那就是菲利普对米尔德丽德的感情变化,菲利普在知道米尔德丽德不喜欢他的情况下依然爱着她,因为她荒废了学业,还将父亲留给他的一小笔遗产,耗费了许多,这也就导致了后来的求学之路不得不暂时中止。菲利普是善良的,在米尔德丽德最后穷困潦倒,被海沃德抛弃后,菲利普依然对她倾囊相助。但此时的菲利普已不是以前的菲利普,他对米尔德丽德有的只是出于本心的关怀,菲利普摆脱了情欲的枷锁。
人生不可重复,也不可照搬。我们看着别人的人生,但过得还是自己的生活。那便是阅尽人间沧桑,人尽其才。
”最符合人性的真谛是,尽力活在你的想法和理想中,不要以你达成多少欲望来衡量你的生活。而该以获得多少真诚、怜悯、理性,甚至自我牺牲的时刻来衡量。因为到头来衡量我们生平轻重的唯一标准取决你如何看待他人的生命”——《大卫·戈尔的一生》
人生之中并没有什么颠扑不破的真理,有的只是人的本心。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得到的人生真谛也不一样。但就是每个人的选择才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因而也有这形形色色的个体。你选择怎样的生活,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Ps:语句具体来源不可考,若有知道请告知。在此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