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前文
智伯向韩康子勒索地盘,康子不想给,段规就劝他,智伯贪婪而刚愎自用,不给他的话立马就要揍我们,还不如给她。他得了地,又会向其他人去索要,不给就要打仗。那么我们就可以免于眼前额危机而等待事情发生转变。果然,智伯一举得手之后很开心,转过头来又向魏桓子索要,魏桓子也不想给,手下任章也劝他,智伯无缘无故这样勒索,大家肯定惧怕而团结,如果我们也给了,他必定骄狂而轻敌,那么他必然不能长久。你不如给他土地使他膨胀,然后团结盟友来对付智氏。魏桓子也给了。
我们知道,晋国四卿之中,智氏是当时最为强势的,领导人智伯也是个能力很强的人,无论智氏单独对上哪家都可以说是稳操胜券,也就是说他是掌握主动权的人,可以主动选择自己的打击对象。第一次的博弈,智氏选择了韩康子,韩是被动的一方,给吧不甘心,你之前聚会的时候还侮辱了我君臣,不给吧又打不过你。段规的策略,就是以一地之失换取眼前的平安,同时得到的是一个未来的可能性,可能将来有机会联合他人共同打击智氏。我到时候又可以做一个选择,我作为第三方势力肯定是两边要团结的对象,我可以待价而沽,看哪边的好处多,怎样都能把今天失去的拿回来,最重要的是主动权到了自己的手里了。而魏的选择是什么,同样的避免与智氏的单独作战,我以一地之失换取同盟的可能。同样成为受害者之后,彼此利益相关,就可以寻找可靠的盟友,至少在对抗智氏的斗争中是可以信赖的。取得外交上的互信,军事上的同盟。这绝不仅仅是一种退步妥协,拳击中有句话,想要打倒你的对手,那么首先要收回你的拳头,就是这个意思。
机会来了,赵襄子(也就是前文的无恤)不肯。智伯带领着韩魏两家讨伐赵氏,水淹晋阳,赵襄子在晋阳打得艰苦卓绝,坚持了一年多,史记中说当时“群臣皆有外心,礼益慢”群臣很多都有叛心(讽刺的是,“沈灶产蛙,民无叛意”即使仗打到了这个份上,百姓也没有投降的意思,因为赵家在晋阳是轻徭薄赋)
智伯去巡视水情,魏桓子给他驾车,韩康子在边上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原来水可以让人亡国(不装X有什么意思hhh)。一听这话,魏桓子和韩康子就互相使眼色,搞小动作,因为这两家的都城都在大河边上。两家坐不住了,合着这次你尝到甜头了,你下次的剧本都想好了呀。
回来手下的谋士疵就对智伯说,韩魏必反。这两家跟着我们打赵氏,赵灭了之后肯定下次就揍他们了。眼下赵氏覆灭只在旦夕之间,即将胜利,魏桓子韩康子却一点开心的神色都没有,反而忧心忡忡,这不是要造反吗?结果第二天,智伯直接就把这话对韩魏说了,那当然是矢口否认咯,这绝对是敌人的离间计。等他们出去了,疵进来说,主上怎么把我的话跟他们说了,这俩人刚才看见我都匆忙走了(做贼心虚啊)。智伯还不改,疵也溜了。
果然,很快韩赵魏三家就联合起来,里应外合做掉了智伯,智氏也被灭族,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地盘。
对比智伯和赵襄子,智伯毁就是毁在自大。他没法不自大,嫡长子出身尊贵,才能出众,一路走来顺风顺水,而赵襄子,出身卑微,能有今日全靠自己拼搏,小心翼翼地对付爸爸。所以智伯还没完成灭赵的目标就志得意满,最终被丝血反杀。而赵襄子即使是群臣皆有外心,礼益慢的情况下也是隐忍不发,直到胜利之后论功行赏之时,他重赏了那个不失人臣之礼的高共,才流露出自己的不满之情。二者高下立判。
智氏之中其实是有蛮多人才的,前后好几个劝诫的谋士,加上下文的刺客豫让说,智伯以国士遇我,我以国士报之,可见他的确不是个庸主,关键就是听不进去啊。结果基本都溜了
韩魏两家,看上去是典型的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但是策略是很清晰的,不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静待时机,最终完成了剿灭智氏的战略目标。
综上所述,一、态度很重要,千万不能膨胀,没推完水晶别急着喊GG;二、多听听别人建议,没准真是对的;三、要有战略眼光,不可拘泥于尺寸之间而失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