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要
1、有时候感觉造化真会捉弄人,既然让我们生又何必让我们死。既然让我们死,又何必让我们觉知到死。时常面对,反复思忖,生命不应如此悲观,也许天堂应该有路。(按:也许这就是人之为人的原因吧,能觉知到死亡,能意识到自己的死亡,亦即我知道我终将死去,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死亡使意义得以彰显。死亡规定着我们的属人性。)
2、所谓的出路我想应该就是信仰。所谓信仰,无论意味着什么,但在我看来,那就是——我相信,我认为那是真实的。信仰意味着一种意义框架、一种价值参考体系,我们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意义,进而实现自己的价值。其实,信仰何尝不是宿命,没有“信仰”的信仰仍是信仰,其区别不过是你选择在哪种观念体系或世界观中生存罢了。
3、当你觉得此种信仰并不能使你有踏实感时,那也许意味着此种信仰或者说这个信仰眼中的世界并不是你的栖息之地(起码暂时不是)。此时,不妨放下心中的成见、前见(既有的观念),放空自己,进入另外一种语境中瞧瞧。最终也许会有所得也许会没有所得。但,无论是否有所得,整合曾经的心路历程,我们也许会认识到,这只是机缘未到(没有足够的力气叩开此门)或者我们拿的钥匙不对,抑或我们选的门不合适。另,信仰并不意味着,你寻找,它就应你。当然也有可能入口就在眼前,只不过是被曾经的拥有(语言、思想、想法、境遇等)给遮蔽了。路,终究会找到的。面对死亡的虎视耽耽,人们如何构筑堡垒?权力、财富、信仰…等等,但总归有阴影存在,那个气球似的堡垒,在死亡隐影的挤压之下,内部气压越来越高,终究会爆破。
(二)集说
1、有人将死亡比作生命的黑洞,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摆脱死亡的羁绊,但常人的才智与力量又无法抵消死亡黑洞的引力,谁都不能拒绝死亡之约,逃离死神的追逐。6>
2、死亡到底对未来的存在意味着什么。谁知道呢。我们必须从中选择出一幅景象,来理解死亡。对于所有人,无论他们有无宗教信仰,面对死亡,信仰确是唯一可能的途径。1>
3、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作为病人还是作为治疗师,或者只是作为一个人,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些事实并与之达成和解:我们最终会死亡,我们在宇宙中感到孤独,我们在生活中寻找意义,觉察自由,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责任。明智的治疗师知道,这些都是我们必须一起努力处理的问题。治疗师只在这一点上享有特权:他尽力让自己诚实地谈论这些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2>
4、是认同生死、顺应生死,还是全力抵抗、永不言弃?......如同一次新的竞赛,大家都没有做好准备,但发令枪已经响起,生死观的测试开始了。3>
5、与其说是我抓住了死亡这个思想,倒不如说是死亡这个思想抓住了我。在死亡这个思想面前,我们无法自如地上下进退。我不知道拿它做什么好,但它显然在促使我做些什么,因为我不可能完全忽略它。4>
6、如果一切都会死,人生有什么好的?当人们发现这一点时,有些人会对各种形式的幸福产生愤世嫉俗的态度;而有些人则会认为,是自己不够完美才造成了这些缺陷,并决心要更努力。可是,生命是没有缺陷的,有缺陷的是我们所采取的因应对策。获得东西,永远无法让我们得到完全的满足,这是我们从死亡以及所有存在的无常本质中,所获的最大教训。5>
(三)数据源
1>(美)查尔斯•科尔克莱德•内比多娜•科尔著,榕励译,《死亡课:关于死亡、临终和丧亲之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P267
2>(美)乔赛尔森著,王学富王学成译,《在生命深处与人相遇:欧文·亚隆思想传记》,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P62
3>(美)葛文德著,彭小华译,《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第一版,P177
4>(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著,林经纬译,《哲学的邀请:人生的追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P11
5>(美)羅尼•史密斯著,鄭清榮译,《生死習題:人生最後的必修課》,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1月初版,P134
6>罗颢,《此生可度:佛教生死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P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