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996的人如今都在干什么?

最近看了很多失业和工厂打工的帖子,然后就想起当时对996隐形工作制很多人骂,但我不知道这些骂的人是否得到了真正的福报。

我没有经历过工厂工作,但是当时租户里很多人是工厂的,且是人员密集的电子厂。不过现在我这里由于开发这些工厂都外迁了,最主要上海的人力成本的确太高了已不适合大部分劳动密集型工厂。

当时他们如果休息偶尔会聊聊,一旦休息多了他们会埋怨,说工厂订单少这个月钱要少了,他们自己很乐意上班而不愿意多休息。当时10年前吧,想想也能理解他们外出务工主要为了钱。

然后当时也有一种风气起来,就是办公室工作人员也开启了996模式,说8000招个原本拿3000的,那人家不拼命用心干,所以很多公司开出比市场高50%以上甚至一倍的工资来招聘人,当然公司的风气是996模式。默认就是大家要加班的…

我那个时候因为一些原因离开标准8小时的国企去了奋斗的创业型公司,风气倒没有必须996,但经常加班1-2小时左右是很正常的,然后周末有事也会去或者在家里加班。这段经历我大概有5年吧,中间还换过一次,但模式是一样的。

岗位越基层加班情况倒更好一点,毕竟劳动法在那里,普通员工工资也没比外面高多少,但是也说好不允许特殊情况不得拒绝加班。但大家也都默认接受的,有事情主动加班的自觉很高。像主管级,那就跟我差不多,每天基本要加班。因为上面领导更是在公司,主管不能随便提前乱走。只有领导在干自己事不需要了问啥的才走。

我基本晚6点后做静心的一点事,快则7-8点,慢则9点也有可能,甚至特别忙搞到11点也有,但大部分8点左右吧。早晚高峰,我基本7点出门晚上9点到家。不过因为听过一个金领的故事,我8点到公司就看书或者做一些自己的事,对自己的积累也是挺好的。

但累是真的,这种模式也的确不好,但工资又高啊,创业型公司为啥不多招人,往往是一个人做这些事效率更高,2个人容易磨擦,成本也不低,当时的扁平化快节奏导致了这种996的模式产生。

我当时接受这种模式就是期待成功,说是打了鸡血也不为过,哪怕不成功工资也比市面高一倍以上了,也值了。当然里面那些更拼的心态不好的,导致猝死也日常有新闻,但是我经历的倒没有那么拼还没有过这种不幸事件。

如今我看了大部分工厂,那可是铁打的996模式,甚至有的一月就休息2天的也有,就让倒班休息。因为机器必须日夜,所以人就跟着白夜颠倒,说可以多招人做二休一,那大家拿个底薪这钱也没法搞啊。我给大家算个账就明白了。

如果3个人每人到手3000,社保之类的合计平均1500吧,那就是4500的月成本三人就是13500。然后工厂还要包住宿吃的多,也是有成本的算1000每人,那就算1.65万。

如果是2个人,那就是给到手5500,社保1500,7000两人包吃住成本8000,合计1.6万。

显然3个人的模式大家都不满意,搞成2人模式至少到手的钱多。工厂成本未必高,具体我搞不清楚,但工厂这本账是很清楚的。如果搞三人模式必然找不到人,一月3000不能养家糊口不是吗?提高底薪招人那成本得多高。

这个铁打的996模式更狠,居然当年没人骂,虽然996是不好,但真的不至于大家这样谩骂,好像骂过之后大家都是8小说工作制且收入轻松养家糊口了,我们一下子变成北欧生活模式了。

反而现在见到的是大量裁员薪资越来越低,因为基本都不用996了,待遇自然跟市场看齐了,原来我们那主管级的1.2/1.8万吧,普通员工8000-10000,总监层级的2.5万到4万吧。高管更是5万以上…

现在呢,不知道当年骂得很狠的那些人,有没有更好的工作福报呢?不知道说啥,只是突然为当下的打工环境感到难受。期待人人真有自己的福报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