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下了决心细读三国,便使劲地从中找乐子。
那日,读到第二十二回时,更是欣喜地看到了我们小时候的好榜样孔融。可是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多激动,他刚刚说了不多几句话,就被一个人一一驳斥了。
话说当时,袁绍起三十万大军,声罪来讨。
曹操聚众商议。
孔融闻之,来见曹曰:“袁绍势大,不可与战,只可与和”。
那人笑曰:“绍兵多而不整,纵有百万,何足道哉!”他侃侃而谈,分析袁绍文臣武将“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无用”,“颜良文丑,匹夫之勇,一战可擒。”
孔融默然。
哎,和他相比,我们的孔融还真跟小时候让梨一样的可爱。
袁绍和曹操最终大战的结果也正如曹操所言:“皆不出荀文若之料。”
是的,他就是堪称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战略家、也当得起曹操首席谋士之称的荀彧,荀文若。他被曹操比为汉之张良,也实有王佐之才。
不世之略
其实,三国看到这儿,荀彧已经为曹操贡献了他的不世之略——挟天子以令诸侯。荀彧劝曹操, “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俊杰,大德也。”曹操采纳了荀彧的政治远见,也任用了荀彧为他推荐的程昱、荀攸,钟繇、郭嘉等,曹操认为荀彧知人,“所进达皆称职”,可以说,得第一谋臣荀彧的战略、人才,是曹操得天下之根基也。
一书定帅心
荀彧常居中持重,即使曹操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曹操实践着荀彧的谋略,才能让袁绍视为对手。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荀彧又是一书定帅心。
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数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生退回许昌之意。荀彧作书,认为“先退者势屈也,”且相持日久,“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更力劝曹操“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可谓一书决曹操进退之疑,出其不意地劫乌巢烧粮草,创下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从此,北方再无人能与曹抗衡。
死谏全节
荀彧成就了曹操,也因此看似功成名就。29岁出任司马,在官渡之战后被封为万岁亭侯。但是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价荀彧“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
那么,荀彧的志向或者说人生理想是什么呢?从他最后和曹操的决裂可以看出,他的理想应该是匡扶汉室。
在曹操权力炙手可热之际,董昭等认为曹操应进爵国公,荣加九锡,以彰殊勋。当然也因为荀彧的特殊地位,大家先征求他的意见,没想到,荀彧却说:“不可。”曹操因是“心不能平,”且深恨之。而众望又岂可因一人而受阻?荀彧的理想在此时也随之破灭了。不论是《三国演义》中的“服毒而亡”,还是《三国志》中的“以忧薨”,其实都不重要了。
荀彧之心已死。他的谋略与实践与他的理想竟然是渐行渐远的,何其矛盾悲情。
其实,矛盾的又何止荀彧,曹操不也是至死都没有称帝吗?要说,已经荣加九锡,似乎一切都水到渠成,得帝位已如探囊取物,但曹操却终不敢坐实汉贼之名,有些令人费解。
有人说,是因为曹操忘不了荀彧那一双忧郁的眼睛。
政治家,能这么人文地去解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