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的时侯,有一年到舅父家去玩。舅父家在县城,我家在公社(现叫乡)。公社在离县城三十里路的山区里,有一条沿山修筑的公路,每日仅有三趟班车。
在舅父家玩着玩着,不觉临近春节。传统习俗,回家过年。年三十下午,准备回家。到车站,已无票。舅父带着我四处找便车,终无着落。正无计可施,巧遇表哥(大姨的儿子)也到舅父家,表哥说我送迎春(迎春是我的小名)回家吧!
说送,可不像现在这样用小汽车,而是自行车。表哥骑的是那种加重型的自行车。我坐上后架,表哥骑着,出发。
开始骑的是柏油路,既宽且平。表哥骑得悠闲,我亦坐得稳当。进入山区,上了沿山公路,那可就是另外一副光景了。
那时以粮为纲,农田不得损毁。所以公路只能沿山开山而筑;有的路段更是翻山而筑。筑出来的路婉延曲直,犹如现在一首歌中所唱:"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山路九连环……"
山路随着山的起伏形成大大小小的坡。路是由石头、石块、石子、土等组成,天长日久,有些路面石子裸露、坑坑洼洼。骑车行其上,如蹦迪一般;汽车驶过时,尘土飞扬。
表哥载着我骑行着。多时一边是山,一边是田;少时两边皆山。
表哥骑车娴熟,平路时避坑找平,于不稳定中求相对稳定;上小坡时骑S线,奋力向上。过一大坡,上行时表哥推着车,我们边走边聊,聊什么已不记得了。
到达坡顶,表哥向前看一看路况,对我说迎春你坐稳抓紧,我们下。乖乖,自行车如脱缰的野马般飞奔。两耳风声呼呼作响;两旁松树往后直闪。那就一个字——快!
到家。表哥因为也要团圆,在我家没呆多长时间,就急着往回赶了。
表哥家在离县城十五里路的一个镇上,就是说表哥赶回家还有四十五里的路程。当时年小不懂事,后来知道表哥送我一趟是很辛苦的。至今清楚地记得晚霞里表哥离去时渐行渐远的背影。
女儿和我闲聊时常说我和她聊的不是一个频道。我和表哥的生活喜好就不在一个频道。表哥喜抽烟,我好喝酒。但兄弟之情与频道又有何干呢?想何日再聚时,喝着,抽着,聊着,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