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洗砚池旁。日外
学堂东南角,有一方大池塘,池满水清,周围花木葱荣,蜂蝶飞舞。王府修砌池塘,原为备水防火、浇灌花木之用,平时孩子们也跑到这里洗濯笔砚。
洗砚池旁,学童们席地而坐。
卫夫人:孩子们,教室的两幅就是我临的楷书,你们谁说一说,原作者是谁?
众学童:“钟繇”,“钟繇爷爷” “钟太傅”。
卫夫人:对,说得都对。
卫夫人把王羲之拉到身边,在一群学童中,卫夫人总是偏爱王羲之。
卫夫人:汉魏时期,书法备受推崇,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名家辈出,争奇斗艳。尤其钟繇,独创楷书,解决了篆书、隶书、草书等字体难认难写的问题,从而为我们书写识字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
卫夫人拿起王羲之手中的《宣示表》。
卫夫人:羲之,这可是钟繇的真迹墨帖!老师自小临习《宣示表》,今日才见到原帖,睹物思人,三生有幸呀。你看它,字形偏扁,横长竖短,横细竖粗,点画之间,多有异趣,虚实相生,古意盎然。羲之,好好保存,认真临习,切莫辜负了家人对你的期望。
王羲之懂事地点了点头。
卫夫人:羲之,今年你八岁了,钟繇学书的故事就从他八岁讲起。
5、钟家洗砚池前。 日内
钟繇、胖墩儿、英妹等四人玩投清官(儿童游戏)。四人各脱掉一只鞋,用土埋住立起,两米外画杠。四人伸指头比先后。
英妹:我先投。
英妹用鞋投中一旁的打手。女童投倒一个打手。胖墩儿投中了清官前边的死妮子(游戏术语)。
英妹:哥,你咋投的!
胖墩儿沮丧地一屁股蹲在地下。
钟繇脱掉另一只鞋子,不慌不忙,举手就投中了最后一个清官。
女童拍手欢呼,英妹既为钟繇高兴又为哥哥胖墩儿担心。
英妹:繇哥哥,咱不玩吧。
女童:不,清官还未升堂哩。
钟繇:升堂。
齐念:搭金桥,过银桥,问问清官饶不饶?
钟繇:不饶。
胖墩儿忙趴地下。
另一女童问:加垫不加?
英妹赶快用鞋垫在胖墩儿屁股上。
钟繇:不加!
英妹忙拿掉鞋。
女童:搭金桥,过银桥,河里有个咕咕妙,咕咕妙咕咕叫,叫来小狗叫来猫,猫撵老鼠老鼠跑,跑来跑去跑不掉——
女声清脆而动听,胖墩儿却疼的的嗷嗷嚎叫。胖墩儿家的小狗黑蛋在旁边汪汪叫唤,替小主人鸣不平。
钟瑜路过,看状后很生气,拉起钟繇就走。
女童:清官升堂动王法,死妮子赶紧地下趴。问问清官打不打?打、打
几下?
钟繇回过头,高声喊道。
钟繇:重打二十八!
胖墩儿这时看到父亲从远处过来,顺势躺在地上打起滚,鬼哭狼嚎起来。
王百善:受谁欺负了?
胖墩:钟繇。
王百善护犊心切,顿时火冒三丈,拦住叔侄。
钟瑜:王员外,都是小孩子在玩游戏,愿打愿挨的,大人掺乎个啥!
王百善:钟瑜,你钟家可是书香门第,三代贤德。你哥才死几天,钟繇这个小崽子就开始无法无天,横行霸道了,真是黄鼠狼生老鼠--一代不如一代呀!
钟瑜按捺不住,猛地脱下一只鞋高高扬起。
钟瑜:王百善,不要无理取闹,你再说,我也会用鞋帮抽你!
王百善始料不及,没想到往日文质彬彬的秀才也会发脾气!赶忙打圆场。
王百善:息怒、息怒。小孩子斗气那是小孩儿,大人再斗气,净让小孩们笑话。
钟繇怒目圆睁,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