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优步Uber的诞生被很多人视为共享经济的开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优步不仅成为了一家颠覆性的交通运输公司,它的名字还成了这种新型业务的简称,市场上充满了各模仿优步的服务公司,像洗衣优步、百货优步、遛狗优步等。但是,这类共享经济真能造福我们的社会吗?《大西洋月刊》网站上的一篇文章梳理了105家模仿优步业务模式的创业公司后发现,共享经济的发展也许降低了我们的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新媒体36氪编译了这篇文章。
文章作者建立了一份名单,列出了105家在美国成立的优步式公司。在这份名单上,只有四家从事快递业务的公司是独角兽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有47家公司已经不在了,还有53家公司处于挣扎状态,它们有的很活跃,但缺乏爆炸性增长;有的雄心壮志受了挫,正在休养生息;有的甚至像僵尸企业一样几乎无法运作下去。
文章指出,从整体来看,所有这些公司都为成千上万的人创造出了新的工作岗位,尽管这些岗位比零工靠谱,但也不算是正式的工作。它们重新安排了人们完成一些基本事务的方式,并把当地产业的工人、清洁工、遛狗者、干洗工与科技和资本雄厚的跨国经济体联系起来。但是,由于这些公司所从事的行业本身并不需要过硬的科技水平,所以竞争非常激烈。
在这份105家公司的名单上,有8家是提供医生服务的公司,6家是提供外卖服务的公司,5家是提供洗衣服务的公司,以及还有4家提供按摩、遛狗和洗车服务的公司。为了实现更快的业务增长,它们必须向客户收取更少的费用,向工人支付更多的工资,然后用风险资本融资来填补收支之间的缺口。
这就是为什么名单上的大多数公司都没有实现盈利的原因,而是他们几乎和优步一样不停地赔钱。按下一个按钮就能以低价调动人和物品,从基本经济角度来看,并不是件明显有利可图的事。甚至当风险投资家愿意为这些公司买单时,它们仍然倾向于给员工支付最低工资,而且通常不提供相应的劳动保障。
看看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资金和活动,文章提出,我们有必要思考下:这些公司颠覆了劳动力市场,改变了行业模式,重新定义了工作,但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
过去的很多基本事务,现在我们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可以完成。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要的金钱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风险投资人们向任何一家共享经济公司的投资,动辄上亿或者数十亿美元。这真的是对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有效和合理利用吗?自从优步推出以来的10年里,手机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2009年,世界上最主要的社交网络变成了Facebook,在2019年仍然是Facebook;最主要的搜索公司很多年前是谷歌,现在仍然是谷歌。
在这种背景下,这些应用app也被蒙上了一层奇怪的阴影,它们体现了全球经济赋予不同类型的劳动力价值的巨大差异,有些人的时间和努力的价值,是其他人的数百倍。文章认为,正是美国的新贵们与其他所有人之间不断扩大的差距,驱动了这些优步式公司的成长。
文章指出,雇佣佣人来遛狗、洗衣服、打扫房子以及买食品杂货,一直是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一直延续到20世纪。而这些优步式的公司共同努力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雇佣服务形式,毕竟Uber的初衷是成为“每个人的私人司机”,别忘了,私人司机也是佣人的一种。
因此,针对过去五年消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有些评论很尖刻,认为风险投资人们出资创建这些平台,是为了方便低收入工作者为富人提供按需服务,同时加强对各方的监控。这些平台确实为一小部分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也让我们的生活比以前稍微方便了一点。但是,就像世界上许多其他科技领域所出现的情况的那样,如果从总体上来进行衡量的话,我们的社会整体福利似乎很可能是净减少的。
以上就是《大西洋月刊》上一篇文章对优步式公司的新观点,这种共享经济模式其实是新时代的佣人经济,它只为一小部分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对社会整体福利没有太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