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一处欣赏台城柳的最佳位置,鸡鸣寺的百味斋。晚唐诗人杜牧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鸡鸣寺就被誉为这“四百八十寺”之首。
挑一个寻常日子,最好是刚下完一场雨或就蒙蒙细雨中,从鸡笼山脚起,穿过弥勒殿,右手边是两排白色阶梯,拾级而上,到毗卢宝殿前的香台上,在莲花灯上点三支香,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各拜一遍,再进毗卢宝殿,殿内正中供奉三身佛中的毗卢佛,两边供奉文殊,普贤两位菩萨,东西两旁供二十四诸天。另一面供的是观音。进完香,便可到佛堂东面的百味斋吃斋,这座楼原名为豁蒙楼,是鸡鸣寺最高处。“忧来豁蒙蔽”,两江总督张之洞为纪念门生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杨锐修建这建筑,坐在靠近窗边的位置,推窗远望,紫金山、玄武湖和台城柳尽收眼底。
这里最能体会“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幼年起,每逢年初一或初二,家里大人总是带着我们来寺里进香。墙内的寺院是不同于墙外俗世生活的静地,从踏入寺门的那刻起,小孩子们就要遵循大人订下的种种规矩:不可以拍照、不可以嬉笑、不可以乱说话、不可以踩踏门槛因那是佛祖的肩、不可以抱怨寺院里的食物不好吃更不可以浪费寺院的食物等。事实上我从来都是觉得寺院里的食物是最好吃的,因为进香要赶早,我都是半梦半醒中被母亲拖起来的,没有吃早饭。等爬了山、进了香、和佛祖许完愿,肚子已经很饿,这时候母亲或阿姨往我手里塞一块热腾腾的如意糕,咬一口很是美味。
那时候,我一面在学校接受着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一面在家里长辈的指引下遵循着寺里的礼仪和规矩,大人们对佛有着本能的相信。长大后我明白这样的一种本能是人性深处最珍贵的对上天和自然规律的敬畏之心。
寺院里的四季都很美,都有花。初春时山脚下的那条进香路两边开满云朵一样的樱花,盛夏时寺里师父的住处边上有一池水里开荷花,深秋有清甜桂子,寒冬有白色和粉色的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