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老师公号有篇读者咨询,讲母女之间的战争,从十岁到现在三十多岁,一直争吵不断,相爱相杀到极致,李松蔚老师给出的吵架的正面的理解角度:
1、这是对妈妈忠实的效仿;
2、暴躁代表着「不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没那么容易被那些掌握了道理的人驯服。
3、可以用暴躁维护自己的边界感;
4、单亲家庭的成长往往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如果不能把委屈表现在外面,常常就会指向那个「害得我不得不面对这一切」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就不用受这些苦」;
5、可以快速地扫清障碍,推进决策;
6、情绪宣泄出来,有助于身体健康;
7、关于吵架常常有一个误解,就是「你听她的就没事了」。其实,她又想让你听她的,又不想让你只是为了「不吵架」才听她的。你突然不吵了,她很容易陷入自我攻击。她无法确认你是真的同意她了,或者只是嫌麻烦(而她就是那个「麻烦」)?你们一路吵下去,彼此就一直把对方标记为一个值得的对手。
8、高强度的愤怒会让人感到自己还活着;
9、这是一种配合演出,用持续的高强度的情绪输出暗示所有看到的人,「别惹我」;
10、当一个人(常常是女性)处于结构性的弱势地位时,她没有能力对剥削她的力量做出实质性的反击,这时唯一能保持的自我主张只有愤怒。这种愤怒相当于是在说:我接受你安排的一切,但你也必须面对我的情绪。只有情绪是属于我的,是你永远都没有办法消灭的。
其实我想说的不是这篇咨询,是这篇咨询有个读者的评论写道:“我也不知道吵架健不健康,但是我和自己母亲是不会吵架的,因为我和她没有熟到那个份上。”
“我们不熟”,这才是痛到了极致吧!
有专家说:“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不是打骂,是无视。” “与爱相对的不是恨,是无感,是不在乎。”
伊人关于灵魂伴侣的文,引起关于婚姻的热烈讨论。几个熟知的简友,人到中年,即使达不到灵魂伴侣的标准,至少可以确定是相濡以沫,“少年夫妻老来伴”,他们的称谓“夫”、“先生”、“家长”“老人家”,我的称谓是"Z先生”,“娃他爹”,这个称谓一定程度也代表了我们目前关系的状态。
看到这个“我们不熟”的说法后,我被击到了。确实,“我们不熟”,不仅是和Z先生娃他爹不熟,想想我和自己也不熟,我和母亲、姐姐们似乎也不熟,甚至和娃也不那么熟,这个“熟”就是了解和亲密吧,或者是我对“熟”要求太高了?以前从来没有明确的意识,只感觉无力、委屈、失败,要么认为都是别人的错,要么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既体会不到被爱,也不会从内心去爱人,包括自己、父母、娃、娃爹和其他亲人。
其实我在家老小,理智上我知道父母亲人已经尽他们所能给了我最大的爱,既没让我受过生活的苦,也没有给过什么精神压力。结婚后既没有婆媳矛盾,也没有经济压力,想上班就上班,不想上班就不上班,养育娃稍费点劲,也都在正常范围内。看似一切都顺顺利利,过着别人羡慕的理想的生活,可我一直觉得不快乐,感觉所有的生活都不是我想的,我想要诗和远方,想要幸福美满,生活永远是柴米油盐,永远是一地鸡毛。
前半生几乎都按照本能任性地活着,可生活不会让你永远任性下去,任性是要有资本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也不能例外,生活给了我致命一击,掉进了坑里。我的生命力比自己想象的要顽强,哈,没有被埋在坑里。为了从坑里爬出来,开始自救,看各种心理学的书,然后就是“道理懂得很多,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听了李明老师和吴熙娟老师叙事疗法的课,“重构生命故事”这个说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都是以现在的状态和认知去解读过往,而过往事实是什么样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解读,而过往都是回忆,回忆本来就不存在事实一说,是我们的一种想象,同一个事件,不同的人讲述都是不同的版本,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最近看的MRI的经典《困难案例的短程心理治疗——改变无法改变》,里面一个核心点“问题是如何开始的不重要,尝试未果的方法是问题的一部分”,也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维持了问题的存在”。还有一个点是要停止做某事就必须做些别的事来替代,“试试看停止坐着,但不采取新的行动。”
我一直想要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想要诗和远方,想要世界充满爱,结果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现在闲来无事,就理一理我都做了什么“努力”,维持了“想要的美满幸福生活离我越来越远”。重新认识一下自己,认识一下家人,认识一下Z先生,认识一下我们的婚姻,重构我的人生故事。
对于婚姻中存在的问题,我和Z先生一直是回避的,现在来面对,来讲述,是不是说明我已经不是“坐着不动”,已经开始了新的行动了?只是不知道这个行动是不是又进一步维持了问题的存在?谁知道呢,先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