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不愿意。”
出身,求学,工作,婚姻,生活...惠才一路浮沉。
惠才就像一根藤曼,原本以为有大树可依,可还是得自己努力汲取养分向上生长,自己长成一棵大树,然后庇护她所珍重的家人。
时代与命运,这个女子改变不了大环境,她试图抓住每一个变化的机会,也从未认命过。年少不知事,她稀里糊涂的走进了婚姻,开启了百转千回的一生,直到快到生命的尽头,依旧是不甘心,让人好不叹息。
艰苦的生活不怕,怕的是精神的贫瘠与内心的绝望。一个女人得是走到了什么地步才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承受这生活的不甘,得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将她一步步推向绝望之渊。
惠才一辈子都在努力经营她的这个家,抚育三个儿女长大,她向他呼喊向他求助他却始终不为所动,但凡一丁点好便让她又燃起继续下去的信心,不是爱,而是太无奈了。生活需要继续。得知丈夫有肺结核得知丈夫要去远处长期下乡,她也只顾得心痛他甚至试图去为他讨公道。听到他人对丈夫的奚落以及丈夫的失意,她保持理智坚持让他治疗最终陪他回归正常。面对命运的苦楚她都是咽了又咽,生活还得继续。
从惠才自身的角度来说,她也可以在命运的洪流中有其他选择的。只是她早已给自己上了枷锁,日渐一日,有些勇气和棱角逐渐磨平,作为母亲的责任感让她选择了妥协与忍耐,源自内心的不甘让她选择继续去改变眼前这个人。无论多么聪慧,美丽,能干,在她一生的大河中她终究还是未能跨越出来。看似很伟大,三个孩子有出息,两人相伴到老,可最后的一声“不愿意”才是道出了她这一生的不甘与悲悯。
而吕,这个人,真真是石头一般的心,冷漠极了。对待旁人总是义无反顾谈笑风生,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唯独对惠才,恁是在这么多年的岁月中也无半分善意可言。“我要跟你回去”才真的让人吸了一鼻子,这个人在无依的时候他只能抓住惠才像个小孩子一样相信惠才。他的确也遭遇了生活的不幸,内心也极度缺爱,封闭起自己让自己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一般,除了害怕工作丢失,他可曾担心过家人儿女及其他,又可曾主动为家人付出与做出什么改变。实在是意难平!
这本书看下来心绪颇为沉重,如同和主人公一同走了这一遭。我想起我的母亲,她一直到我成年后才提起一些过往,听她缓缓道来的时候,她平静且坦然。而我也的确是长大后才能明白,哪些她走过的路,如何一点一滴将她塑造成一个无坚不摧且聪慧明智的母亲,可我也还是有些叹息,我的母亲,她终究也是遗憾的。如果说没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是遗憾的,那在后来的婚姻中失望了因为孩子和责任感而一直延续便是更加遗憾。一直以来的记忆我爸对我很好重话都舍不得说我一句,脾气也很温和朋友们也都很喜欢他,我挺不理解小时候为什么我的妈妈总是和我爸爸吵架,我一直觉得是妈妈的问题。可成年后我渐渐明白,眼前的父亲能主动去关心儿女以我妈妈为先,还有一些非常好的习惯,这些年我妈得费了多大的劲才能让我爸意识到一些东西并为之改变。而她自己又得经历了多少失望和灰心,还得在孩子面前一切都好的模样。
年岁渐长,他们已经很多年不吵架了,我问过为什么,她说人越来越老不想争了有些事情还是得自己想开,现在这样也挺好。以前小是因为孩子所以在一起,后来可能是因为也失去了那时候的心性,现在他们所期盼的就是孩子们好。而我作为这个家庭的孩子,我感谢他们,在他们艰难到平稳的生活中,始终坚韧而有力量,给了我许多鼓舞与启发,让我更好的寻找自己的人生。
她大概和我说了三次别遗憾的话,第一次是高考后选大学和专业说“以后所有的决定父母都只会给你参考意见,你要自己做出选择,只要日后你回头看不会说后悔就好。”第二次是考研备考时说“你还小,不用着急工作,以后一辈子都是工作呢。如果你真想好了,不想再复习了,那你就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趁年轻还能折腾,以后不后悔。”第三次则是最近对我说”不管怎么样这是你们自己愿意的,不像我们那时候心里有点遗憾。“
也没啥遗憾的,相信自己的选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感谢这样的母亲,感谢现在拥有一颗安稳内心的自己,毫无顾虑,大胆的生活,大胆的爱与被爱。在漫漫人生岁月中,要忠于自己的内心,不然 我又怎么快活得起来呢?
书摘:
1.惠才觉得她再不是一片浮萍了,是个有依有靠的人了。
2.惠才站起来,毫不犹豫拿起桌上的笔飞快地写了几个字给吕:“我年纪轻轻,不想当个寄生虫,我到附近乡下去找个地方住。当个农民比当个寄生虫要光彩,你说呢?中午我会回来,请等我。”
3.真想不到你会对我不好。
4.忙不完的家务、放不下的担子,生活像磨盘似的一成不变地转动,人又怎么快活得起来呢?
5.吕认为,对别人一定要好,对自家人怠慢一些无所谓。
6.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又臭又硬。
7.性格不合的夫妻,平日只能是结了筋又和好,和好了又结筋,任谁也讲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8.“我要跟你回去。”吕像个小孩似的执拗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