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站在讲台,走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很长的一段时间来,我也与身边大多的同行一样,认为自己的工作主要是“教学”。研究,应该是一种离我们甚远的,或者说是没什么必要的东西。
崔允漷教授主编的《有效教学》,初看书名,以为又是一些枯涩难懂的抽象的“理论”或“原则”之类的“大部头”,于是抱着翻翻看的心态,从“怎样教得更好”这部分内容(最后两章)开始浏览。让我意外的是,书的语言这样的流畅易懂,特别是还有相当好的案例。读这两章,就让人们领悟到研究并不只是专业人员的专利,教师也就是研究者。因为研究就是“对未知事务的追问、探索、思考。”
而我们教师面对的每个学生、每一个教学情境,永远都充满着不可预设的未知因素。所以,对教师来说,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不存在“能不能”和“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对待自己工作和自身发展的态度问题。正如有专家所指出的那样:“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态度。”
对于“研究”的理解,我更认同广义上的说法,就是对求知事务的追问、探索和思考。这样去理解研究,相信许多教师就更认同教师应该是研究者这一说法了。
因为,教师的工作不同于工厂产品的制作程序固定不变,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发展变化着的生命体,每一个教育事件都充满着未知因素,每一节课,每个学生的不同阶段,都不能完全在教师的预设和掌控之中。也就是说,教师的工作过程是未知的过程,这就必须得以研究的心态去面对,并始终保持一种探索的精神。
而且,研究,使教师能适应教育的发展变化,使自己成长,对教学也是一种促进。
世界是发展变化着的,教育的对象----学生也是发展变化着的,教师的工作绝不是机械的重复。只要有着这样的观点,就自然地把自己看成研究者,以研究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工作。因为,你感觉到学生的发展,变化,能以学生的发展着眼,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因为,对学生最好的爱,就是提高爱的质量,也就是提升教师自己。
研究是成长的必需。教学过程中,如果你只是“教教材”,面对不同的学生,一律用同样的教法,同样的教学内容,只是把自己作为知识的传声筒,自己在课堂上只是复制知识,或许你不需要研究。
但是,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教师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你会发现,教学当中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如果没有研究的态度去思考,是不能适应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的。
课程专家斯坦豪尔说:“课程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面对工作对象、内容、方式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教育,不也是如此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