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52):周纪四(卷四)帝花之秀

周赧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8年)

冬季,十月,秦昭襄王想自称‘西帝’,便遣魏冉去齐国忽悠齐湣王称‘东帝’,想与齐国约定联兵进攻赵国之事。

正好,苏代(苏秦族弟)此时正从燕国归来,齐湣王便问他道:“秦国派魏冉来劝我称帝,你怎么看这事?”(🤔,难道是‘帝’花之秀不成?)

苏代回答道:“我建议大王您先接受秦国这个建议。但真正称帝一事,却需要缓上一缓,先看看情况。若是秦王称帝后,天下不表示反对的,大王可以再称帝,那时也不算晚。若是秦王称帝,遭到了天下人的指责,大王就不要再称帝了,还可顺势收买天下人心,这可是个既没有本钱而且又稳赚的大生意啊。况且进攻赵国与进攻有夏桀恶名的宋国,哪个对齐国更有利呢?现在大王不如暂时放弃帝号,以使天下归心,然后发兵讨伐‘桀宋’。在征服宋国后,楚、赵、魏、卫等国都会感到恐惧,臣服于齐国。这样,我们名义上尊重了秦国,而又让天下人去憎恨他们,这正是齐国反卑为尊的计策呐!”

齐湣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只称帝两天便放奔了。

同年十二月,吕礼从齐国到了秦国,秦昭襄王此时也去掉了帝号,仍旧称王。

以上吕礼这段在资治通鉴中没有给出详细的答案。所以脑补一下,应该是齐湣王因事要诛杀吕礼,吕礼逃亡秦国,后将之前齐湣王放弃称帝的前因后果吐露了出来,所以秦昭襄王也放弃了称帝。估摸着,应该是这情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