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刘琳老师带领的《儿童与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读书会。
精美的PPT,青春靓丽的刘老师,悦耳动听的声音,让所有在场的伙伴们都积极踊跃的参与进来,有更多智慧的碰撞和收获。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序三的:向孩子学习-开发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新领域这个题目。
我们作为家长,我们通常会感觉到孩子是无知的、是无能的,因为他们从从出生就需要吃喝拉撒睡,由我们全面照顾到他一点点的长大,我们仍然会认为啊,他很多东西不懂、不知道,也没有能力去做好,所以说我们往往是一个上位者、指导者和教师的角色。
在上课的时候,刘老师曾经说过,孩子是天生的焦点专家,我们应该向孩子学习。
当我们用跳错思维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去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往往会为自己辩解:我没有不用心呢,我刚才还做了两套卷子呢,我还背了哪些哪些书呢,我一直在用心啊。(正向思维)
当我们有了情绪,无缘无故的向孩子发泄,孩子也往往会很包容的理解我们:“妈妈也有气你就发吧,我知道你也不是有意的。”(接纳理解)
当我们控制不住自己失手打了孩子,事后往往又会心疼的落泪,这是孩子会凑在我们面前,帮我们擦眼泪:“妈妈你不要伤心了,我不疼。”(共情包容)
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没有信心去面对的时候,孩子会来鼓励我们:“妈妈什么时候都有一个开始,你是不是可以想办法把这些困难的事儿分成,一部分一部分的去攻克,一点一点的去做,可能就会简单很多呢!”(一小步)(在试错中累积成功经验)
当我们错过了一些机会,情绪低落的时候,孩子会安慰我们说。“我们组上次踢球也没有得到名次,那也没有关系啊,我这一段的努力,然后这一次我们小组就获胜了呢!我们下次继续努力呗。”(每一次挫折都是成长的契机)
因为孩子的心灵是特别纯净而透明的,是充满热情有活力的,也是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他们不怕失败,敢于面对。不去在意面子而更在乎过程。更多看到自己收获的而非失去的。
这可能就是我们焦点的精髓,“一颗极简的心”,“一颗纯净的心”,如果我们都能向孩子学习,拥有他们这样的一个人性观、世界观,我们心灵就可以打开智慧之门,而我们也能拥有发现世界的美的眼睛。
与孩子相伴成长的过程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彼此成就,这是很深的一段母子缘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