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里都有两个不同的自我,一个是较高层次的自我,另一个是较低层次的自我,较高层次的自我是指大脑前额皮层对自己的控制,较低层次的自我指的是大脑中的一些原始部分,如杏仁核等对自己的控制,这些区域我们是感知不到的,只会简单的处理事物,做出本能的反应。
较高层次的自我善于权衡,立足长远获得延时满足。而较低层次的自我目光短浅,即时满足。因此二者之间经常会发生斗争。比如当你与他人产生分歧而争论时,你会感到心跳加速、肌肉紧绷。较高层次的自我在感受到这些反应后可以控制自己保持理性。如果你放任自己做出本能反应的话,你就可能反应过度,做出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举动。
再例如大多数人减肥,刚开始都是激情满满,控制饮食,吃减脂餐,去跑步等等,但坚持不了多久又开始吃吃喝喝。如此反反复复体重一直也降不下来。
再例如较高层次的你想每天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但在晚上睡觉前较低层级的你总是想再看一下手机,早上被闹钟叫醒后较低层次的你想再继续睡一会。很多时候较低层次的你战胜了深思熟虑的较高层次的你。
那我们如何能养成好的习惯呢?
可以通过长期友善地训练“较低层次的你”,以养成好的习惯。“较低层次的你”力气比“较高层次的你”力气要大的多,但“较高层次的你”可以俯视“较低层次的你”,以确保不破坏前者的愿望。而二者各有各的优点,不可或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用一方力量去对抗另一方的强项,注定会失败的。正确有效的做法是训练潜意识、情绪性的自我,就像教育儿童听话一样。我们需要坚持慈爱友善地训练它,以让自己养成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