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脚本这课作业,手指放在键盘上几次又收回来了。但最终决心写下这么一段。敢于直面自己的人生,感觉也蛮好。
听着课,脑海里也变成了一个剧场,把过去的点滴做成了幻灯片,一帧一帧的画面闪过,有嬉笑有哭泣有孤独有幸福。记得在超妈入选填写人生脚本还是我第一次对过往的回顾,内容不长却写了很久,内心不断的震惊,原来那些曾经以为遗忘的或者不在乎的其实已经在我的内心扎根且一直陪伴着我行走在人生旅途里。
十三条禁止令,我觉得是触目惊心。逐条去理解,逐条去对应幻灯片,太多的过往被翻出,有的真能让人笑出声(庆幸没有那样的禁止令真的好幸福啊),有的却很明显感觉内心有股力量阻挡我去翻阅。梳理过后,才惊觉人生之路其实早已预设,只是自己未曾回首留意。
第二个禁止令不可以做自己、第三条禁止令不可以孩子气,让我停留了很久。也正是抬笔又放下的路障。
从小老爸对我在学业上要求就挺高,这让我总不自已的要求着自己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个时候流行考双百分,考到了他就很高兴,特别节庆聚餐时就会在饭桌上当着亲戚们的面表扬我,当然这个时候我其实也是感觉到很自豪骄傲的。但稍一失手,他虽然从不打我骂我,但是他的那张板着的脸和凶煞的眼神着实让我觉得害怕,记得也有一次没有考理想他直接没有参加我的家长会,让我非常沮丧,回家躲被窝里哭了好久。虽然在老爸这我没有接受他任何言语上和行为上的不满,但是现在明白这就是陆老师所说的非语言的禁止令。
老爸是个军人又在官场,所以他的那张严肃脸似乎从我有记忆开始就一直存在于我的脑海,并刻画进了我的内心。在他面前我也变得一本正经,小女孩对爸爸的那种撒娇、依恋,似乎记忆当中我都没有。跟他说话也都是尽量精简,像汇报工作,谈不上有什么语气语调。这些都被老妈看着,所以她经常跟我说其实我爸心底是有多么多么的爱我的,然后举了很多小时候的例子告诉我老爸对我的重视,可我的记忆里却翻不到那些故事中的笑脸,加上自己倔强的个性,所以从心里我也都从来不那么认为,觉得只是老妈在想办法调和。
久而久之我对老爸也有了一种防卫距离,不苟言笑、不多言语,甚至我俩在家我都觉得不知所措。他的严肃脸让我也渐渐学会去看脸色做事,但是内心还是反叛的呀。这就让我一直励志一定要很努力做好每件事情,让自己变强大,让他能看得起,甚至在自己的日记里会写下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离开这个家这样的话。
高三那年,作为艺术生需要提前报考全国各院校的专业考试,我把这样的契机当做了一个能跳出家庭躲避严肃脸的机会。艺考前半年我经常通宵熬在画室准备冲刺,就是为了能够又考得好,关键又能考出去。后来熬夜太多,在画室晕倒,背了好几天的动态心电仪。我妈找我谈心劝我不要这样较真身体要紧,她觉得本省学校就很好,留在他们身边也是最好。可我却一直记得当陆续收到各名校通知书时我老爸嘴角的笑,再后来文化成绩也发挥超常,他居然亲自带我登门去跟画室老师致谢及商讨如何择校问题,那可是他第一次去我画室啊。
这一直的一股拼劲,被亲朋评论为“要是她是个男孩多好啊”、“她就是个男孩性格”等等。是呀,我没有留过长发,几乎不穿裙子,朋友中男孩比女孩多,还真是,是个男孩多好啊。
回顾暂时到此吧,故事还太多太长。一开始,要求自己努力,真的就是为了让爸爸能够高兴,让他能够对我温柔些,能看到更多他的笑脸。后来发现笑脸的要求的越来越高,渐渐感觉将努力当做了一种习惯,所有的事情都想去做好,不会拒绝,很较真。。有的时候自己也会想“是啊,如果我是男孩会好些吗,是不是女孩心太脆了。”,但是如果还有如果,我希望我是那个扎着羊角辫搂着老爸脖子,吵着要吃棉花糖的小女孩。
现在孩子长大了,父母也老了,当初自己设定的防卫距离,其实已经在慢慢的走进了。今年春节一个难得的阳光午后,找老爸聊了几句“爸,我年后暂时要全职了”,出我意外的,我爸回了我一句“孩子,累了就好好休息会,这个家永远都是你的港湾。”
这样的脚本被翻出,像是做了一次自检。既然已清晰了个性的来由,那面对、接受,并学着调整。在婚姻关系里,在亲子关系里,做自己、学着不较真、学着不计较、学着如何去适当享受、学着如何去高质量付出,学着去表达,最重要不要再将同样的禁止令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