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1:我参加了今年的研究生选拔考试,专业竞争激烈,是准备找工作还是准备二战?
前天与在读大学的亲戚微信了解了下情况,目前还在等目标院校的分数线。我给出的建议,一方面是继续找工作,3月-4月还有一大批公司回出来招聘,主要就是招收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养高的学生。另一方面,继续等调剂的结果,看有没有合适的学校和专业。另外寄了几本书给家敏,让她在做选择之前,多了解了解社会,提升自己的认知。我既想她继续深造,又想她早点步入社会,所以最终做什么决定,取决于她自己的决心倾向于哪一边。
——我比较希望的结果包括:
情形一,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最好是沿海发达城市(如上海、深圳、广州)或者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如长沙、武汉、南京),在发达城市先历练,合适就留在发达城市发展,不合适就退到二线省会城市发展,是一个比较好的策略。
情形二,调剂到了一个处于经济发达城市的学校或者一个专业有优势的学校,如果学校所在城市好,那么学校的机会也会比较多,老师有项目,学生有锻炼的机会;或者城市一般,专业和老师水平比较高,也可以,那就沉下心来做学问。基本碰不到城市又好专业又好的情况。
关于二战,是我不太鼓励的第三种情形。第一个是风险比较大,还一个是也得考虑年龄,以后早点步入社会成家立业。其实我现在也在湖南大学读在职研究生,也是一种继续深造的方式,但是工作之余还读书是比较辛苦的。虽然本科毕业生在工作中待遇比研究生低一点,但这个也只是头几年,只是一个敲门砖,往后还是要较量彼此水平的高低,我的一个感触是高手他永远都是高手,本科毕业生坚持终身学习,取得的成就同样会很大。在任何群体,只要瞄准做优秀的前20%,就有自己的竞争力了,不用担心发展的问题。
提问2:我是通信工程专业,新能源装备和人工智能两个方向如何做选择?
我感觉新能源和人工智能是两个很好的方向,这个昂瑞微主要是做芯片模组的,是物料联、AI的上游企业。我自己的感受是,越位于产业链的上游位置,它就越核心我们国内目前80%以上的核心芯片都是进口的,钱都让国外赚了。从国内现在形势看,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然的,国内的芯片类企业面临比较好的机遇。我感觉在射频这家公司可能更能学到本领。光伏逆变器领域属于产业链的中游,依赖于核心的芯片和器件,也能做出成绩,我感觉根据你的专业来看,待在更上游的企业或许更好(这得结合具体公司具体分析)
另外,如果你从事技术领域1-2年不合适,可以考虑转管理岗位(这个一般不推荐,技术、管理本质没区别)。如果未来长期走技术道路,搞技术可能也有“学阀”“门阀”的概念(针对博士、研究生会明显一点),也就是有学长也是很重要的,至少能指点下,多少会有帮助。
我倾向于与AI相关的。但是加班都很厉害,不知道现在的企业是不是都这样。
我倾向于与AI相关的。
提问3:职场女性会被歧视吗?
还要考虑一点,如果不是女强人特质的话,女性工作者由于承担的家庭责任、付出更多一点,职业发展可能会相对男生受限一些。这也不关乎能力,也不是所谓的性别歧视,是精力真的顾不过来的问题。应该说,这是一种自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