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猴爸(徐昊昕)
一
小时候看《西游记》时,最喜欢的就是孙悟空了。因为他有本领强大,无所不能,一路上降妖除魔甚是威风。
最讨厌的人就是唐僧,胆小怕事,遇事哭哭啼啼,悟空骂他脓包一点都不为过!
可人到中年,有些社会阅历后会慢慢发现,整部西游记里,唐僧其实是最有智慧的人,没有之一。
在取经途中,不光是对各种诱惑不为所动。
在四圣试禅心时,面对三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唐僧不为所动。
还有就是女儿国国王时,为了能把唐僧留在这里繁衍后代,国王甘愿把王位让给他。
在对待上面领导的态度,唐僧也是绝对的服从。
三打白骨精一回,天上掉下一幅字:恶徒不除,难取真假。
唐僧认为是上面领导发话,他二话不说写下休书。
真假悟空一回,:观音说没有悟空你取不到真经,唐僧忘记悟空犯戒害人之事。
很多时候,要想成大业,光靠坚定的意志和决心还远远不够。
还需要有,能屈能伸的精神。
为何说唐僧,能屈能伸呢?
二
在75回当中,写到八戒跟悟空一起去跟青毛狮怪大战,结果悟空被妖怪吃掉,八戒见状吓得逃了回去。
狼狈不堪的八戒逃回去,哭哭啼啼地跟师父说悟空被妖怪吃了。
唐僧听后,吓倒在地为徒弟抱不平。
八戒劝都没劝师父,直接叫沙和尚分行李,并且还要卖了白马,给师父买个寿器送终。
平时唐僧最疼的就是八戒了,如今听到自己的爱徒说这般话,想必他心就犹如碎了的玻璃碴。
虽然八戒如此对待唐僧,可在后文中八戒被抓,唐僧竟忘记前嫌让悟空去救他,恼怒的悟空无奈说了句,师父太护短了。
其实,唐僧不是护短,而是能屈能伸。
因为他知道,取经就四个人,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少一个人对于取经大业,都会造成阻碍。
三
说到能屈能伸,其实唐僧最开始也做不到。
在刚收悟空徒弟时,因悟空打死了几个小毛贼,跟猴子吵起来后,他就把猴子赶走。
没经历过啥事的唐僧,觉得没有悟空自己也能取经成功。
要不是菩萨给了紧箍咒,并在中间调和,说不定就不会有悟空一路降魔之事。
没有悟空,唐僧不知会死多少回了。
可在14年的取经途中,唐僧已经从一个愣头小子,渐渐成为一个成熟稳重之人。
此时获得真经,他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发挥到最大作用。
仔细想想,这跟我们生活很相似。
年轻时啥也不懂,遇事总喜欢冲动行事。
人家骂我一句,我恨不得还给对方一顿胖揍。
可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
面对他人的破口大骂,我们总是能忍住脾气不发火,只因我们知道,家中还要老婆和孩子在等我们下班回家。
要想成大事,就要学会能屈能伸。
不光生活如此,干事业一样如此。
记住: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然而这点利益,就能保父母安康,保子女优渥,保爱人幸福。
《西游人物传》开讲了:故事中的人物,或许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解读人物了解自己,让我们期待下次的解读。
——完——
我有一个宏伟的读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