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去一所中学做亲子讲座,针对初二学生家长群体,题目是《家长如何提升自身素质》。到场有一百多人,都很认真很期待的望着台上的专家,我。
我从未自诩为专家,只是在心理咨询业从业时间长了,积累了些经验,各有所长,术有专攻,哪个行业都是如此。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也不会自称老师,而是先行者,在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我比那些十来岁的学生先行了近三十年,有的依然是阅历、经验而已。
我倒是很喜欢"先生",这个词。它字面的意思表示:出生比自己早,年龄比自己大的人;另有先接触陌生的事物的意思,引申为先接触陌生事物的人。
古代称别人"先生",有向别人学习的意思,达者为先,师者之意。后延伸为对人的一种尊称。
在现代语境下,先生成了专对男士的称呼。
当我这样对大家说的时候,大家都说我很谦虚,其实,它就是这么个理儿。大凡是自诩为专家的人,都有盗名之嫌。
2
讲座设置了微信互动的方式,家长将心中的疑问微信给我,由我们助手整理一下,读给我听,我现场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不会自己坐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二三个小时,而下面的听众睡觉的、讲话的什么都有,那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那是专家在讲座。
有个家长说:"在这个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城市里,我们真的没有静下心来好好为孩子的学习而听课,学一学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孩子。
我们应该怎样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正确的引导孩子,把不好的习惯改掉呢?怎样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呢?想的挺好的,遇到事就又犯急,怎么办?"
现在的家长,都会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了以前自己教育失败的原因,通过各种途径来提升自己。
我的看法是教育孩子方面,首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孩子的看法,学着赏识孩子的优点,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的环境。
我在戒网学校有个学生小涛,因为厌学、离家出走来到我这里进行咨询。问到他家庭情况,他说他妈妈是咨询师。我立刻有些同情出来,说:"你妈妈本身是咨询师,那么跟你交流,她注重方式方法,倾听你啊?"
小涛说:"才不是呢,她跟别人很和蔼,见了我就不行了,总是大吼大叫,我不听她的,她就生气骂我。"
我的这位同行,没有转换好角色,母亲与咨询师的身份分的太开,不融合。一个好的母亲,必然是孩子最好的咨询师,能共情到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循循善诱的引导孩子。而最好的咨询师,一定是个好母亲,是来访者的好母亲,这样,才可以让来访者感到被抱持,被温暖。
我跟小涛母亲通话的时候,她说:"我是刚考出证来,也是为了孩子,去学的,没办法啊,但是一点用也没有。我还是改变不了他!"这位母亲边哭边倾诉,语气非常焦虑。
通过各种学习提升自己,是种外在形式,你去学习,不代表你改变了,学了心理学,也不代表你的孩子就变了,是你学的,你是为了自己而学,不是为了改变谁而学。
说这话的时候我笑了,小涛母亲也笑了。这些话她常对小涛说:"你学习是了你自己,不是为了妈妈!"
心理学不是万能的,但是不学点儿心理学,是万万不能的。
真正的改变,一定是要回到关系里,实实在在的去做,在关系里觉察自己,用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提高对自我的觉察力,改变对孩子的态度的。
3
家长的提问非常多,比如:"老公经常出发,没太有人管他,他写作业总是磨磨蹭蹭,说他也不听,要是他爸在家早呼他了。"
"女孩子十三岁,就开始描眉画眼,跟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怎么办?"
很多。我对大家说,你们描述的都是孩子的状态,没有一个家长说自己的状态是什么?对工作的态度是什么?对孩子的态度是什么?你家孩子有什么优点?
各位家长现在反思一下,微信我。
会场沉默了半天,突然掌声雷动,我说,这掌声是送给你们在座的自己的,因为就是在此刻,你们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个母亲,觉醒了!
4
接下来画风大变,气氛很热烈,家长真正把焦点放到了自己身上。没谈孩子,却领悟到孩子的很多行为是怎么产生的了。
这场讲座很成功,成功在我不是专家,我只是引领大家转换了视角,然后陪伴大家,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我总结了一下:
1、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粒种子,是上天送给父母的礼物,更是上天送给父母修行的老师!不是让孩子先学习,而是让父母首先学习好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来引领孩子,做孩子的榜样!
2 、家长不能把自己的爱好,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不限制不控制孩子,不代替孩子太多。给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相信孩子能行。
3、在指责孩子以前,先对照看看自己身上有没有同样的行为模式。有些,就是孩子跟家长潜移默化学来的,先改变自己,孩子就自然改变了。
4、多陪伴孩子,鼓励和赏识孩子。不能把孩子托付给其他人,不把自己任何的负面情绪发泄给孩子。
以人为本,让慈悲和爱在家庭中流动,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心智健全品德良好的好孩子。信,愿,行,是一个合格的家长根本。
讲座结束的时候,掌声雷鸣般的,大家说:"这里没有专家,掌声是送给先生的!!"
虽然我是个弱弱的有些柔美的女子,但是我喜欢这最后一句话:"掌声是送给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