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时代,引导员工思考职业发展,进而帮助他们找到塑造工作价值的方向和方法,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甚至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首先,职业倦怠已经成为很多职场人的常态。
最近有一个流行词叫做员工的“精神离职”,据说以下3种情况中了1种就算“精神离职”。
- 1、工作中不再提出任何建议或想法,避免犯错是最重要的座右铭;
- 2、生病请假比上班更值得“庆祝”;
- 3、以最低限度完成份内职责,绝不多问,对于业余活动更有兴趣。
在管理者眼中,职业倦怠的员工往往就是“工作动力不足”、“戳一下动一下”,“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能推则推”。
事实上,职业倦怠一般来自于两个方面:
第一,工作内容缺乏挑战,陷入低水平重复。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会表现出“厌倦”的情绪,从而注意力涣散、能量耗竭;想探寻新的价值点,又瞻前顾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第二,回报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价值。这里的“价值”既有眼下“可视化”的收入或职位,还包括成就感、被认可、自主性、感受到工作的意义等。这也是为什么单纯以物质激励作为“倦怠”调节手段会失效的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员工的主要情绪表现是“沮丧”,无力改变,也不想折腾。
在国内的职场,出现倦怠的人群年龄主要分布在35岁-50岁(也就是工作了10年-25年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恰恰是人到中年,年富力强、当打之年。而且,随着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发布,这一年龄段的上限基数还会有所上升。
所以,有关职场中年的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空间很大。其实,职场中年出现职业倦怠,并不意味着只能通过跳槽来改变。
毕竟跳槽就如同换泳池,一个人游泳技术不好,换泳池也不能解决问题。
但如果能通过学习让员工拓展认识,建立起对职业发展的系统认知,并通过梳理自身的能力资源,形成当下最合适的发展策略,就能够帮助员工从”迷茫”和“倦怠”中走出来,重拾工作动力,提升价值,实现个体和组织的双赢发展。
其次,机器增强的时代,我们面临的职场发展模式完全不同。
传统的职业发展模式是“爬梯子”,就是通过管理层级或者专业路径的晋升,拥有更高的头衔和职级,管理更多的人。
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AI技术的增强,“爬梯子”的模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组织越来越“网格化”,在网格化的情况下,员工看似有很多发展通道,但也会面临更频繁的变化,例如更换团队、上级、岗位等等。如果员工不能有效应对变化,管理者不能很好地传递信息,就会产生各种不适和焦虑,带来不好的结果。
所以,今天的职场人如果要掌控自己的职业发展,不能本能依照过往的经验模式,而是要理解职业的底层逻辑,根据自己的个人的发展阶段,针对性地提升能力,找到自己的路。
就像金树人老师说的: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一个人本来的样子,审时、度势、随机、应变,找到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