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华女士和老公在名古屋生活,两个人刚刚结婚,打算着未来买一套房。她的老公是一名医生,结婚后老公上班知华女士就在家,照顾家里的日常饮食和琐事。
平日里,知华女士最喜欢的是翻看《家庭主妇》杂志,每当家里的事情忙完,她就喜欢坐下来一页页翻看。虽然东京房子价格不低,但知华女士的心里也有一个所有女人都有的梦想——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但是知华女士最近感觉到很疲惫,没有精神,家里打扫的事务占据了精力,而且总是心烦意乱。
原来,坚信省钱就是“好主妇”的她,每天会花很多时间看超市的打折商品,有一次超市里的卫生纸打七折,知华女士一口气买了五提手回家。因为下雨天的时候超市里积分多,她甚至会尽量挑下雨天的时候去购物,即使身上都被与打湿了也在所不惜。
因此家里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家里被塞到满满当当的,知华女士每天忙着摆弄和整理这些杂物,渐渐生出疲惫和焦虑来。老公上班,每天也很累,小家庭的情况看起来并不明朗。
知华女士每天都会回想起自己的买房梦想,但是家里的家务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这个梦想就隐隐被搁置了。
直到一天,知华女士偶然看到了断舍离。那天,她一如往常去买杂志,经过书店的时候看到《断舍离》这本书,内心隐隐约约被触动了一下,于是她买回家,等到收拾完家务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
当翻看这本书之后,她的内心感受到了一种彻底被颠覆的状态,她看到自己家里塞到满满当当的物品,才愣愣发现,自己过去认为,要买便宜的东西来节省钱的方式,其实浪费了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自己积分去换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只会把家里塞得乱乱的,其实并没有什么价值。这么看来,那些提供高质量的商品的店铺,因为使用起来质感高,时间长,心情好,其实更值。
从此之后,知华女士明白,自己不能纠结几十日元的小折扣了。
当她再去超市里采购的时候,再看到洗衣液打七折,她也径直走开了。回到家里,她整理客厅的抽屉,把里面放的10来张积分卡全部都都扔掉。因为她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自己需要的是商品,而不是积分卡。
过去的时候,知华女士还会为了节省饭菜钱,在外出的时候选择一些非常便宜的餐厅。但是,现在她觉得,还不如高高兴兴地把钱付给那些,为自己提供精心制作的美味菜肴的人。
时间一长,知华女士的味蕾也变得敏锐起来,她尝试在家用五谷杂粮配蔬菜做饭,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获得了老公幸福的回应,自己的腰也瘦下来了。
因为食材很健康,家里的吃饭的开支反而少了很多。甚至因为平时不怎么用油,所以锅碗瓢盆直接能用水洗,知华女士的家里连洗洁精的钱也省下了。
一种轻松的感觉油然而生。
原来,日常生活,并不需要太多东西呀!
知华女士继续实践断舍离,首先是她的衣服。她知道,有的衣服自己其实并不喜欢,有的已经不是这个年龄穿的,最后她处理了30件衣服,只剩下大概十几件。因为衣服减少,她也把大衣柜、收纳箱都处理了。
因为很爱看书,知华女士家里也有很多书籍。她整理书籍的时候,把昂贵的海外版内饰家装书也捐掉了,足足装了三大纸箱,捐给了东京本地的一个图书馆。
至于留下的家装书和杂志里,知乎女士看到过一些心动的图片,按照梦想板的方式,把自己喜欢的厨房、浴室、厕所的照片都减下来,贴在了自己的构想本上,想象理想中的房子。
没想到刚刚做好构想本的一周之后,老公就让知华女士和自己一起去看房子。而一个月之后,他们买了新房!而且这个房子,完全符合知华女士的小愿望,有个温馨的小厨房,客厅很宽敞,有看书的地方,看见山峰、能沐浴夕阳、能感受海风,“能感受到阳光和风”,甚至家装的风格都很像她在构图本的画面那样!
简直像做梦一样。
回顾知华女士的经历,其实她是用断舍离让自己得意聚焦在目标上。运用简单清楚的目标【买的是商品】和原则【正确得看待价值】,她摈除了那些并不真正重要的事情。
当她聚焦在自己的目标,精确地定位了工作重心时,它也同时开启了人们创造性思维的大门,从而能够去探寻更加广阔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人们与自己所信奉的标准和观念背道而驰,其结果势必是劳而无功,心烦意乱,压力倍增。
当你的大脑中产生了一个清晰的镜像,描绘出你所渴求的事物,并且专注于这个事物时,你的大脑就会自动帮助你捕获生活中的相关信息了。
知华女士所采用的就是这样一种决策方式。简单的物品整理和舍弃,其实每一件背后都是我们对应的思维的训练。
断舍离让人生更加聚焦,找到真正的自我,能够更专注于实现我们的目标和梦想上。毕竟人生只有一次,你怎么舍得让它不美好?
对此你怎么看?你的生命中经历过哪些断舍离的时刻?有什么样的感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