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一书以心理学诸多有趣的小实验告知我们,商家正在采用各种方式——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心理学机制来告诉我们,不要被虚假的广告和推销手段所骗,要真正利用他们,购买适合自己的物品,并且对伪造和利用心理这些原理的广告商予以抵制和打击。不得不说,这些手法其实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已经耳熟能详,但是目前新一代的营销手段却是防不胜防,我仅以自己比较熟悉的护肤化妆品为例:
互惠
赠送护肤品小样或是试用装已经不再新鲜,有很多妹子还会在某宝上专门购买小样当作正装使用(别问我为啥,因为大牌的小样便宜啊)。现在的手法更多,有的大牌护肤品会制作精美的公众号电子贺卡,让你填上姓名和手机号,承诺赠送样品,但你必须亲自到指定柜台领取,无疑你输入了一堆个人信息,很有可能没空为了一个10ml不到的小样去一趟,但你的信息却轻易泄露给了商家。
承诺和一致
利用机械地保持一致使人落入销售的陷阱的手法已是数见不鲜。当今互联网还会使用更多的销售手法比如利用会员制或者社群制,为一般网民加入这些组织设置物质和精神的门槛,让这个组织看起来那么独特迷人,会员加入后,如果不履行繁复的规则还会被踢出局。
社会认同
公众号和精美的网页先勾勒出一个优雅、时尚、美丽的女性形象意象,或者在自己的粉丝社群内将产品与个人形象紧密联系起来, 人人都想当“高富帅”或是“白富美”,那就必须购买某些种草的单品,来巩固自我想要被社会认同的形象。
喜好
面对面的推销很容易让我们喜欢或讨厌一个人,但这种方式效率太低,远远不如当今网红引领时尚风潮的“温柔一刀”,一张张阳光下摆拍的微笑照片和几句沁人心脾的语句,就可以让广大的粉丝乖乖掏钱,甚至觉得过上了有如网红本人一般小资美妙的生活,然而网红可能面临的问题是几百万的融资和下一轮直播的推广,而小粉丝们面临的是下个月的房租或是完成不了的KPI。
权威
这个互联网时代,虽然说人人都可以成为专家,但大家的时间精力太分散了,人人都在自己的领域争分夺秒,然后支付大笔的费用给他们来完成他们以为专业的事情。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成为权威的时代,传统领域比如医疗、法律、工程或教育方面,十年磨一剑的专家仍然具有广大的号召力。不过,他们中很多人还没有学会互联网的时代的传播定律,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伪专家”和二三手知识网红大行其道了。
稀缺
网络时代信息和物质爆炸得厉害,稀缺的指向更多的是优质的内容和资源,在传统市场唱高调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在现代网络社会仍然存在,卖家会以更短的促销时间、更多“明星限量版”的思维缩短我们的决策时间,还会标示出“仅剩1件,欲购从速”等,但这个物品是不是真的是我所需要的,确实需要更理性的分析。
我所知道的商家网络心理战术还有很多,但偶尔甘愿上当,很多人都说一个国产三线品牌的护肤品可能与国外二线品牌的护肤品功效差不多,没有研究过化学成分,但自己亲自实践证明确实如此。但我仍然会有时在能力范围内花更多的钱去买适合自己的大牌护肤品,暗示自己值得更好的,激励自己活在当下,并且每一天都以崭新的姿态活得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