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在天星择日研究上花了很多时间,我与很多同行交流过,同行都建议我用简单的方式把天星择日描述出来,使感兴趣之人方能进入这领域。本人水平有限,在很多方面对名人著作、名师手笔可能有重叠,如构成侵权,望谅解。
一、对宇宙认识
天体,是由无数颗星星组成,有恒星、行星。恒星是不动的星体,离地球比较远,所以运动情况可以忽略,我们称之为恒星。行星中,月、金、木、水、火、土、地球、天王、海王、冥王各星,都是以太阳为中心,绕太阳而运转。除月亮是地球之卫星外,其他星球都是太阳的卫星,基本上都是循黄道而运行的,相差各道不大。 在地球上来说,太阳(日星)、月亮(月)是天体星球中最光辉的,太阳是白天发光,月亮是夜晚发光。(此为初步了解的看法),所以民间则以太阳为君主,为首脑,为父之象。因为人类不能离开太阳,一切生物也离不开太阳。月亮为母象,给得太阳之光,夜间为人们照耀,其光比较柔和,未发出月亮。次能发光者,地球金、木、火、水、土、天王、海王、冥王。这些星都是吸收太阳的光而发出光,可谓是受太阳之制约而运行,受太阳的吸引而按黄道的轨道绕太阳运行,守卫住太阳的。 太阳带住九大行星(地球、月、金、木、火、水、土、天王、海王、冥王)以及太阳系中的小星、彗星、流星各行星的卫星、向织女星(位于天琴星座)以每秒12海里多的速度齐向前进,作空间之位置移动,每三个月,人类随太阳运动的距离等于人类至太阳之距离,约93000000海里。 我国的星象家还启用到四余星,这四余即是四行星木火土水在太阳照射下的阴影,西方天文学并无采用,不过以后我们还是要提到的。
二、对星体的了解
太阳,直径864000海里,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系的中心体,太阳系质量的99.9%集中在太阳,表面物质是气体(主要成分为氢气),接近中心处温度达20000000度,同地球一样,有自转,近太阳赤道区域约25日转一周,南北纬40度,约27日半转一周,两极地区约35日转一周,太阳中至少存在六十种元素放出能量。 天体对流带在把核心的热量,以辐射的方式,转到表面上的光球,再放射出去,太阳放出的有:
(1)辐射波:色光、紫外线、红外线、X光线等任何波长的辐射波。
(2)粒 子:原子、核子、电子等。
(3)太阳黑子:是太阳释放的一种粒子,若被地球捕获,就在大气层中形成一个辐射带(北极光形成的原因),干扰电波。太阳对地球的辐射量,如果不稳定,增加,则人类将被烧焦。减少,则人类将被冻死。幸运的是,他是一颗稳定的恒星,故人类把这一星球视为人之父亲,主生养恩德永远崇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