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老妈都有几道拿手菜,是别人吃不到的。此文来分享一下我妈做的一些菜吧。
我的脑中出现的第一道菜:青椒炒茭白毛豆肉丁。
茭白和毛豆都是浦东最常见的食材,加入青椒和肉丁炒成的这道菜,绿白的颜色看上去好像很简单,吃起来却充满了各种不同质感交揉的丰富味觉体验,宛如一道绝美的交响曲,茭白和青椒还有肉炒在一起本来就会显得鲜嫩,青椒也愈发显出了它的个性,毛豆率性的加入,让口感好到无法形容。这道菜完全体现了浦东食材的平凡与特别,我想命名它叫“浦东小炒”。
第二道菜的话,我想吃一个最家常的肉炖蛋。
从小就是蛋蛋族的我,一直是无蛋不欢,不管是炒蛋、蒸蛋、炖蛋、卤蛋,还是咸蛋、皮蛋、荷包蛋、茶叶蛋,总能满足我的需求。在所有的蛋的做法里,最为我喜爱的就是肉炖蛋,我妈的做法就是把蛋打一下,放入肉糜,经常是和饭一起蒸,表面上晒一点点葱。一道成功的肉炖蛋的秘诀其实也很简单,就是用好一点的土鸡蛋。这道菜我从小吃到大,一端上菜桌,注定成为众矢之的,很快就被风卷残云。
第三、四道菜,我脑中想起的竟然是面筋塞肉还有油墩子塞肉。
妈妈总是买最好的猪肉给我和哥哥吃。面筋或油墩子里塞的肉也是大小适中,看上去玲珑可人,秀色可餐。夹起一个蒸熟的面筋塞肉,一口下去,面筋的面香和Q脆,配合着肉质的鲜美,总能让人心情备感愉悦起来。油墩子塞肉,虽然是另外一种豆制品,但吃起来的口感却又完全是另外的风味,豆制品的醇香味更足,而且油墩子里面的肉也让人很满足。
第五道菜是什么呢?让我想一想,在脑中闪现的居然是蛋花汤,我是有多么喜欢蛋啊。
妈妈做的蛋花汤,其实和大家做的方法也大同小异,特别的地方是蛋会放得比较多,还会加几滴油,香葱自然也是必备的。这样的蛋花汤,吃起来蛋花的戏份会比较足,每次都会吃得比较开心。
再来一道妈妈的菜,这道菜的名字叫“油炸面涂捏它鱼”。
印象中妈妈在给我们哥俩买吃的方面从不吝啬。市场上最流行什么好吃的都会拼命的买给我们吃。有一年夏天,“捏它鱼”很流行,这是一种长长扁扁的海鱼,涂上面粉油炸后,外脆里嫩,顿时成为我们疯抢的小菜。由于我妈从不节制对我们的宠爱,所以那一年夏日天天吃“捏它鱼”,吃到后来都腻了。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暑假里飘浮的空气都是鲜美的。
第七道菜是和前面那道几乎同时想起,叫“炒鲜鸡”。
我记得那时候我还在读中学。每到秋天白露的时候,我妈总要做这个菜。说是到了白露要补一补,所以总是会把土鸡切块,加酱油和黄酒炒成“炒鲜鸡”。白露时节,正值我最爱的上海秋天,空气中氤氲着曼美的诗意,还有一家人的欢笑声。
吃了好多肉,来一道素菜吧,没想到“炒扁豆”竟然缓缓降落在我的脑海中。
我问过很多次老婆,台湾有没有扁豆,她说有,但不是长成我们浦东这种样子的。我们浦东的扁豆,颜色是红紫色的,厚厚的其实还有点萌萌哒。妈妈会加入酱油和糖炒一下。扁豆吃起来糯糯的,咬起来也很有质感。扁豆是一种无功无过的角色,小时候对它没怎么爱,如今好像很多年没吃,却分外的思念它。
第九道,却又是一道汤,本来想放在最后,可是没办法,想到它就不可抑止的想喝,“草头干土豆汤”。
首先卖个乖,怎么样,没吃过草头干吧。顾名思义,就是把草头晒成干。草头本来就是上海的著名蔬菜,晒成干的这种做法,是浦东人的智慧。草头干可以做成煎饺,但最特别的还是草头干土豆汤。这是一道让我魂萦梦系的汤。有一天,记忆消失前,喝孟婆汤之前,让我再喝一碗草头干土豆汤吧。
妈妈做过的好吃的菜太多了,最后再来一碗菜饭吧。前面说的草头干也可以做成草头干菜饭,并且最好加点黄豆。
一碗草头干菜饭,带点锅巴,配上她做的红烧肉,这一刻,已不能奢求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