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情书》延续了《北京遇上西雅图》男女主角李秀波、汤唯的搭配,分别在澳门和美国取景,一个是赌徒、一个是房地产商,因《查令十街84号》这部书延伸出来的情缘,不同空间书信的传递,在查令十街84号书店老板的牵线下走进彼此的生活。
电影用了一种小概率的偶然事件发生的一段跨国情缘。概率小的因素体现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故事的起因是《查令十街84号》这本书,这本书比较特别,书名就是一个地址,真的有人因为这本书名而去邮寄书信到这个地址。影片中男女主角大牛和焦姣的书信传递是因为中间人书店老板的好心而得到连接,最后也因为书店老板的离世而导致书信的失联,书店老板这个角色的安排也是一种巧妙。其次,写信正在被视频电话、微信等更便捷的通讯方式所取代的时代背景下,影片重新采用书信传情,这是一种寻找心灵慰藉的方式,更是一种渴望交流的回归。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也许慢就是快,书信能比一分钟就能接通的视频电话的方式,更能直接到达彼此的心灵。影片中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男主角大牛表达对感情的看法。他说,在今天爱能做到谁还去谈呢?谈是多费时间的一件事情啊!多少人还有耐心去谈一段感情,更多的人喜欢直入主题。第三,距离遥远,但距离不是问题。书信的沟通把拉近了彼此的空间距离,心与心更加靠近。每次的书信对话仿佛对方就在眼前,与想象中的对方在聊天。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书信联系最终都不了了之。《查令十街84号》这本书被许多人钟爱,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几十年书信来往而不见面,维持一种书信情缘,这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在我看来,却又带有淡淡的遗憾。影片的“教授”和“小虾”最后能遇见,是由一连串的巧合事件串联起来的,这也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迎合大众心理。观众喜欢电影有一种神力去实现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愿望。
电影中有另一条线索,讲述一对居住在美国的中国老夫妇的感情故事,他们的深厚感情影响着大牛和焦姣的感情观,同样也触动了观众们的心弦。两位80岁高龄的老人家住在异国他乡的一栋老房子里,身边没有亲人照顾,外语也不太懂,却还要开车买菜过日子。国外的生活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风光,一颗游子的人牵肠挂肚。“子女在,不远游”!新时代的父母调转角色,跟着子女在异国他乡生活,即使不习惯不喜欢,依然以子女为重,犹如风筝的一头紧紧地牵在子女的手中。老人家的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写信文笔带有简炼的文言色彩,好多现代年轻人都读不太懂,汗颜!文化的断层!留在异国他乡,让这对老夫妇的情感连接更加紧密,相互依靠,因为只有彼此才是最熟悉最有安全感的,周围是陌生外国人的世界。大牛为他们重新在教堂举行了一场结婚仪式,真情表白的那一段话令人感动。70多年的共同生活早就让彼此融入了对方的世界,不可分开。到了这个年龄,有人把它比作已有一半身体埋进墓地了,闻到死亡的气息,过着一种向死而生的生活,对一切看得更为透彻,也更能泰然处之。老夫老妻的感情表达含蓄却又实际,先离世少负担,更为幸福,而剩下的一人要留下来承担枕边人离世的悲伤,选择让对方先离世,成了他们表达爱对方的方式。这是中国式爱情,让我们体会到彼此深深的爱意。这对老人家70多年的感情,连结婚证都没有却相濡以沫的一路陪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牛对感情的认知。大牛总是害怕受伤,这代表着一类人对感情的态度,还有一类人跟焦姣一样,因碰见不对的人而受伤却依然选择勇敢面对,只要不要失败得太难看。问自己,想成为哪一类人?他们一个是仙人掌扎人、一个被人扎,在感情世界里都过得辛苦。现实生活中很难一次就遇见到对的那个人,在寻寻觅觅中有挫败感、有迷茫,该如何面对?我宁愿选择像焦姣一样勇敢去面对!
影片诠释了人心的善良。在焦姣想要在酒店偷走邓老板的100万筹码时,内心挣扎,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在大牛利用感情来达到购买老夫妻的房子的目的暴露之后,心情十分失落,不是因为没有买到房子,而是因为伤害到这对老人的感情。每个人活着都需要有一条道德底线,这就是善良,不做越轨之事。不然未来的自己会憎恨当初因一时的贪婪而犯错的自己。困难逼迫人去走捷径,然而看似轻松的捷径往往越走越难,而如果一开始就选择要难走的道路,最终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
情书,早已淡出情侣的世界。感情本身就需要酝酿。情书是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带有一种浪漫,更能直入人心。情书可以反复阅读,盼望情书寄到的心情是急切的,等待也是酝酿情感的一部分。给感情的发酵多一点时间吧!情书不二,也许有一天,情书又会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界,收到情书的恋人心砰砰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