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的AI、人工智能话题,早已不是新鲜事。其实,人工智能在几年前就开始逐步进入大众的视野。
在工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早已取代了大量的人工岗位。曾经,大批临时工,学生实习工涌入工厂产线,从事重复性的打螺丝,流水线组包装等工作,如今,这些身影已悄然消失。那些依赖临时工赚取“人工红利”的中介,也在市场大潮中逐渐失去了立足之地。人工智能带来的这波用工改革,早已拉开帷幕。
老实说,AI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工岗位,导致大批失业和裁员,这已经成为现实。面对这样的变化,不焦虑似乎是不可能的。但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真正应该做的是如何正确认识AI,以及如何正确面对接下来的变革。
一、如何正确认识AI
曾看到一句话:下一个超级赛道,100%是AI。它将彻底改造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
短期内,AI对职位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重复性、有规律可循,有标准流程的工作,例如客服、文员、司机、亦或翻译、程序员等,AI都可以以高效率、低成本完成。对于那些迫切需要降低成本的企业经营者来说,AI无疑是减少人工支出的“盈利神器”。
然而,AI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处理庞大的数据,提供决策依据和支持,执行重复性、有固定流程和规律的工作。相对地,它也会催生大量的新兴行业和就业机会,比如开发工程师、机器人维护维修工程师等。危机与机遇总是并存的。
“为人类而生,也为人类所用”,人类始终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逻辑、思维、情感、人文关怀,这些是AI无法取代,用超级算力算到的。例如,AI可以快速整理出一篇文章,但它无法体会人的经历、情感、思考和认知,而这正是人类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所在。
二、该如何正确面对
面对AI带来的冲击,也不应谈AI色变。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在看到AI对人类的冲击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它积极的一面。与其对AI充满恐惧,不如将其视为一种辅助工具,学会利用它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比如,借助AI进行数据收集、资料整理,甚至是PPT的撰写,从而节省时间去培养自己其他的能力。
因此,AI不应被简单地视为与我们“抢饭碗”。更应以开放的心态正确地适应这个变化,重视自身各项能力的提升,为接下来的各种变化做好准备。
未来已来,AI时代的大门已经开启。
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到来,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正确认识AI,积极适应变革,提升自身能力,让我们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