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上午坐地铁换乘公交去潭柘寺。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原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自此,它就成了北京地区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后因寺后有龙泉,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它为潭柘寺。听说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那里不仅寺庙历史悠久,还因为它建在好大一片山林中间,秋色也很美。
换乘公交后车子一路都在西郊行进,途中看见著名的首钢。一个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潭柘寺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寺庙建筑群,大门前有几个高僧圆寂的藏式砖塔。我们沿着大红围墙边的缓坡上行,远处的山坡上树叶已经转黄,白松的树干在阳光下很是耀眼。可以看见下面还有一个关着门的寺庙。走到灰墙三个红色门洞的山门口,好几块巨大的石碑矗立在那里,诉说着寺庙的历史。
天气很好,游人不少。跟着人群来到一个角落里,看见一口宝锅——铜锅,直径1.85米,深1.1米,是和尚们用来炒菜用的。庙里还有一口更大的锅,直径4米,深2米,煮一次粥需要16个小时才能熟。毗卢殿前有一棵好大的白果树,不知道哪个朝代哪个人种下的,清乾隆皇帝亲笔御封它为“帝王树”。今年秋天天气暖和,树叶还没完全转黄。
流杯亭里,曲水流觞里的水从它的源头——亭外龙的嘴巴里吐出来,和兰亭那个不一样的是它的规模小图案呈对称形。来这里看它的人大多上了年纪,边看还边讨论。从这里往上走,一座高大的白塔出现在眼前,是明越靖王为他母亲祈福而建,取名金刚延寿塔。塔的旁边有两棵形态各异的古松环绕,此景被称为双凤舞塔松。这一路上,橙黄色的树叶在庙宇灰色的屋脊陪衬下,秋意盎然。
因防汛抢险,山上的龙潭景区被封闭,我们出了寺庙下山。下山的道路很宽,路边围墙里是上塔林,一大片红叶正探出墙来。从外面看起来,它的规模比少林寺塔林要大。再往下还有下塔林,它的围墙比较低矮,可以看见里面的塔林,有藏式的也有汉式的。
一边的小路上,当地农民摆着摊儿,有卖水果和自家晒的水果干,有卖柘树枝的。一个摊位上大大小小的柿子吸引了我,走上前去问了价,还算便宜,大小各买了几只。摊主是个壮实的中年男子,长着一个酒糟鼻子,比较好说话。他笑盈盈地问起我是哪里人,我叫他猜,他好为难,我说了句上海话,他才说:哦,是上海人。顺便在旁边妹子的摊位上买了一大堆苹果梨子白桃杏干,挺好吃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