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着周密的预谋,曹操没了主见。聚众谋士商议,东吴那边传来了两个情报,一是黄盖被周瑜毒打一顿,怀恨在心,派阚泽来送降书;二是咱们的情报人员也获悉,甘宁受了周瑜的侮辱,心怀忿恨,愿为内应,一起来降。
曹操觉得未必可信,保持了基本的警觉。又提出了和之前一样的问题,谁敢去探听虚实?
这时,蒋干又出场了。蒋干站出来说到:“之前我出使东吴没有成功,心里感觉愧对丞相,内心无比自责,现在我愿舍身再去一次,我一定能探知虚实来回报丞相”(“某前日空往东吴,未得成功,深怀惭愧。今愿舍身再往,务得实信,回报丞相。”)。
曹操又一次大喜,派蒋干去了东吴。蒋干此次到东吴和上次待遇差不多,被周瑜看得透透的,连基本的招待也没有了。周瑜说到交战在即,先把你留在这儿,等仗打完了再送你回去(“送子翼往西山庵中歇息。待吾破了曹操,那时渡你过江未迟。”)。就在这小痷中,蒋干认识了周瑜提前沟通好的庞统,把庞统连夜带回了曹营,引荐给曹操。
庞统何许人也?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安天下。卧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一个与诸葛亮齐名的人,对于曹操这样爱才惜才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惊喜,庞统开始施计了,他的策略是一评二看三赞四问。
一评,就是评价周瑜。周瑜这个人太年轻了,而且常凭借自己的才智去压制别人,听不进去不同意见。
二看,是提出请求。庞统说,我向来就听说过曹丞相用兵有法,能不能让我一观军容?曹操带着庞统观先看了陆军,又看了水军。
三赞,赞陆军:傍山依林,前后顾盼,初入有门,进退曲折,虽孙吴再生,穰苴复出,亦不过此矣。对曹操的军事才能的评价是足够高的。赞水军:向南分二十四座门,皆由艨艟战舰,列为城郭,中藏小船,往来有巷,起伏有序,丞相用兵,名不虚传。
四问,庞统见到火候差不多了,就问到:“丞相如此壮观的军容,军中可否配备了良医(“敢问军中有良医否?)?”曹操一听懵了,我带兵打仗要医生做什么?
庞统说:“丞相请看,这水军都染了疾病,呕吐不止,训练的很好,可这影响战斗力啊!”这一问,正好问到了曹操的痛点,这是曹操最焦虑的事情。曹操再三请教:“先生有什么好办法吗?”
庞统建胃口吊足了,可以施计了。于是说道:“大江之中,潮生潮落,风浪不息;北兵不惯乘舟,受此颠播,便生疾病。若以大船小船各皆配搭,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铺阔板,休言人可渡,马亦可走矣,乘此而行,任他风浪潮水上下,复何惧哉?”
曹操听完,下席而谢,内心充满了感激。(非先生良谋,安能破东吴耶?)
于是安排军中铁匠,连夜打造铁环大钉,把船只锁住。
这是曹操最想做的事,也是周瑜最想做的事,于曹操来说,解决了他的问题,于周瑜来说,也解决了他的问题。
此时蒋干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为曹操办了两件事,一是偷了一封书信,一是引进一个人才。 接下来仗怎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