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好友在朋友圈更新消息:“要过年了,可是却没有一点兴奋喜悦的感脚!”响应者众多。
同事在一起说着过年,也是这样,对于过年都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人到中年的年龄很难再对过年有新意,过年不去开火,吃住都在父母家,换得一个清闲。
曾几何时,我们的年就这样在心中隐退,变成一个时间符号,承载了快乐的新年,留存于年少之时。
年轻人怕过年回家,三姑六婆的催婚,让千里迢迢的高兴结成郁闷;孩子对过年也没有太多的感怀,一年到头都有新衣穿,好吃的随时都有,每一天都是一样,唯一的好处就是过年可以不用去上学,尽情地玩着手机游戏;年老的人纵然还想保持一股原始仪式,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在家停留的时间太短,一大堆剩饭怎么都吃不完。
想起过年,清点了一下,这么多年的新年,那份最快乐的新年当属在物质并不丰裕的年少,科技停留在只有一台黑白或彩电,居住的房子是大家伙住在一起的水泥房。
2、
儿童时期的新年,印象很深刻,每一年的腊月奔波于回家乡,大雪寒风,挡不住归家的脚步,一辆长途客运塞满了准备好的年货,不到300公里的路线,在崎岖的山道上行驶将近八个小时,赶上路面结冰,推迟的时间会更晚。
纵然天气很冷,心总是火热的,风尘仆仆赶回老家,燃起炮竹,一个个脑袋从屋内探出,接应着回到家乡的游子。
屋内已是热气腾腾,土坯的房子里,阁楼板上有着一年的收获,腊猪肉一条条的挂着,灶房的地上有70公分的正方形火坑,一家人围聚一团,聊天取暖,从顶上横梁之处垂下一段铁丝,最底部挂着一个烧水壶,烟熏火燎下一团漆黑,咕咚咚冒着热气,或是用铁丝编织的篓,里面放着几块熏豆腐,人们在火光的映照之中,忽明忽暗一张喜悦的脸。
大年三十,一家人起得很早,大人在厨房忙活,这一天的早上,一般以清粥小菜过个早,各人开始忙各人的事。
小孩子就是帮忙贴对联,瓦些面粉到勺子里,用水调匀,放到火盆上方边烘烤边搅拌,直到黏黏糊糊,浆糊便调好了,和爷爷一道刷对联,门符,总想保留的时间久一些,于是刷得很厚实,踩在小板凳上工工整整得张贴,真正的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团圆饭是最有仪式感的,现如今想起来,仍然充满肃穆与庄严,这一天是母亲一年厨艺美食的汇聚,前一天晚上准备材料到很晚,采用的全部是蒸式合碗席。
到现在为止,合碗席的品类也没能全部记住,涉及鸡、鸭、鱼、肉几大品种,每一样都独具匠心,没有重复,母亲也是和上一辈的老人学的,传承到了她这里。
肉馅捏成鸡腿形状,中心裹一截大葱,蒸出来的样子栩栩如生;酱豆蒸肉都是自家做的酱,味鲜成色好,蒸出来的肉绵软,入口即化;蒸的鱼是取自家乡河里的淡水鱼,没有一点的腥气;整个过程的蒸制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母亲全部用碗,炒菜也是这样,说是按照祖上的规距,这样下一年红红火火,团团圆圆,是吉利之说。
父亲这时会帮助爷爷打火纸,把印着100元、50元的大钱在火纸上画印敲击,我们贴完对联,会帮助母亲在灶台火膛里添火加柴,所谓添火,就是觉得火要灭的时候,用嘴对着大竹筒吹火,腮帮子鼓得紧紧的,猛吹一口气,灶堂里面的星星之火马上有了燎原之势,动作想来类似于现在的肺活量检查。
菜品全部准备到位,端上八仙桌,此时人不可以上桌,摆上八副空碗筷,空酒杯,燃放一串爆竹,鞭炮声过后爷爷倒上酒,嘴絮絮叨叨地念着,声音不大,大致内容是:请逝去先人一聚,为来年祈福。
父亲会在小火盆里烧上纸钱,小孩子此时是不允许进屋的,只能在门外面看着稀奇,酒过三巡,每人碗里盛上做好的米饭,数量不多,爷爷会说,吃饱吃好送客之类的话。
那时候我总认为先人的灵魂是真的能坐在桌子上,能听到后人的呼唤,也能带给我们平安,每当在此时,我们小孩子总是静静地看着,不去怀疑这样的仪式感是否有用,但这就是大年三十一个非常重要的事项内容。
我们开吃之前要将碗里的饭拿去回锅,菜若凉了也要先回热,终于可以开吃了。允许我们坐在桌子上,院里的大黄狗此时摇着尾巴,在桌子下和人群中溜达,喝的是自家酿的高粱酒,小孩子那时没有饮料,会被允许倒一小盅酒润润嘴。
吃完饭以后最开心,回到屋内,换上新年买的衣服,喜气洋洋,给爷爷,父母拜年后会得到红包,揣在兜里,欢欢喜喜地出门找一群小孩子放鞭炮。
4、
全家都搬到这个城市来,爷爷跟随我们过了一个新年,保持着那份特有的仪式,那时家家户户都住在一个走廊道里,虽然和农村的新年不一样,但也很热闹。
做饭都在走廊道里,到了除夕,各家锅里煎炒烹炸,香味四溢,小伙伴们在一起,没开饭时,全部聚拢一堆,十几个孩子在外面玩。
开饭时间有早晚,鞭炮声不断,因为住户很多,看到别人家先开饭,总不想落后,看着玩耍的孩子们一个个被家长叫回家吃团圆饭,每次总会对母亲说,咱家能不能早点开饭。
父亲母亲延续了大年三十传统的祭祖方式,无论多晚,特定的形式必过一次,即便后来爷爷已经不在。
吃完饭后换新衣,取红包,一堆小孩又聚到一起,看看谁领得红包钱多,然后一堆人跑到很远的商店去买自己喜欢的小物件。
每年的春晚是必看节目,一台电视只能收到四个台,晚上8点,四个台全部是央视春节晚会,真正的守岁,不睡觉的,春晚结束后,小伙伴一约,到谁家玩游戏机,熬夜的兴致很是浓厚。
后来随着再次搬家,一个单元门对门两户人家,过年远隔了很多的热闹,单门独户唯一不变的还是祭祖的模式,还有母亲的合碗席。
5、
出嫁多年,按照家乡说法,女孩出嫁不能回娘家过三十,不知道现在父母亲是否还继续进行,外甥女是否也如同我一样,从爷爷那里看到过关于肃穆的景象。
人越长大越感念,往日的氛围。现在,一切都是这么完善,想吃什么,直接去买,过年不想做饭,酒店摆一桌,吃完各回各家,孩子们对新衣没有向往,对团圆也没什么理念,和平时无异,去哪里,只要有WIFI就行,网络里的游戏比过年好玩多了。
身处这个年代的人渐渐的遗忘了很多的仪式感,新的过年法渐渐生成,平时上班太忙,没有时间休息,趁过年之际,带上家人一起旅行,到异地寻找风俗风情,不再寄存于吃什么,精神的充实更为重要,找寻一种接近天然的快乐,对于过年,意义已在削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环境污染导致过年听不到噼哩叭啦的声响,孩子也不会有一手拿烟头,一手放鞭炮的体验,超市商场里的《恭喜发财》音乐声冲击耳膜,放假了,这一切告诉我,旧的一年已经要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没有新酿的屠苏酒,也可以一同举杯庆祝2017到来,共同迎接新年的钟声敲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