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4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里的一篇文章《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我觉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把我的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

        文中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答案很简单:那是因为对学生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作者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有的孩子能提20桶水不费吹灰之力,而有的孩子只打了5桶水却累得筋疲力尽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也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同样一道数学题,有的同学只需5分钟就能解答出来,而有的孩子需花半个小时。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新课程则说:学生有个体差异性。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与个性差异,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前提。

        没抽象的学生,教师应该怎么做?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当善于确定:要通过怎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障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反思自己在课堂上,为了在35分钟完成教学任务,问题抛下去以后,看到几个优秀生高高举起了手,就迫不及待地让他们发言,甚至还埋怨不举手的孩子上课不积极动脑筋。久而久之,上课举手的就这几个被老师叫到的同学。其他孩子似乎也形成了思维定势,反正老师提好问题之后会喊他们的,我们就听听吧!想想自己的做法实在不妥,人的反应能力确有敏锐和迟钝之分,“因材施教”是针对教育学中“人的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提倡的一点教育措施。作为老师,要面对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他们具有不同的学习基础,老师不能统一要求学生。

        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好好端正自己的心态,欲速则不达。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时间,其实有些题目静静地等待一会儿,他们有时也能自主完成。教学上除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去设计课堂教学问题,问题要有层次性,让每个学生都有能够解答的问题,使他们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感觉,使他们都有成就感,使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能进步。给学生布置的作业要分层设计,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少要让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解决。要努力去看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特别是后进生的,那怕它是微不足道的,要适时的进行表扬与鼓励。

       我们不能一条标准的来要求学生,有的孩子真的非常优秀,各个方面,都让你满意,有的孩子,聪明,一点就会,但坐不住,时刻需要你花费精力去提醒他。有的孩子,内向,课上课下都是没有声音的。所以教师要多关注那些学生,放慢脚步,静下心来,摒弃浮躁。以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学生们的行为,以理智的态度给予及时的帮助,有条不紊,淡定从容,静待花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活出自己的个性来 在《给青年校长的谈话》中,苏霍姆林斯基有几句话说得非常精辟:“某一教育真理,用在这种情况下是正确...
    94河北王亚男笑雅笑春风阅读 2,870评论 0 2
  • 教材答疑 | 新世纪小学数学上册常见问题答疑系列(1) (qq.com)[https://mp.weixin.qq...
    偏要倔强阅读 1,144评论 0 2
  • 中小学德育骨干网络培学习心得 今年有幸参加了这次的“中小学德育骨干网络培训班”,通过参加这次远程培训,让我对今后的...
    6c2d5d1ed06c阅读 877评论 0 0
  • 中小学德育骨干网络培学习心得 今年有幸参加了这次的“中小学德育骨干网络培训班”,通过参加这次远程培训,让我对今后的...
    6c2d5d1ed06c阅读 2,761评论 0 0
  • 修身待时 刚信行险 这个单元的内容是:“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提问题的意识,逐渐具备提问题...
    皮皮虾_bd90阅读 88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