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教师。”乡村学校教师下不来,不来留不住,已经成为乡村学校的一种常态。改变乡村学校的教师结构,才能改变乡村教育。
【关键词】:互加计划 补齐短板 弱势群体 开足开启课时 留不住 下不来 改变
【正文】
乡村学校“教师下不来,不来留不住”已经成为乡村学校屡见不鲜的一种常态,然而我从踏入乡村学校,就一直留在乡村,在乡村教育的讲台上一站就是二十三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乡村学校支撑着后20%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大部分孩子成了留守儿童,我也就成了留守老师。二十多年的坚守,除了陪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还迎来送往一批又一批的“镀金”的老师,乡村学校成了城镇教师进职进岗的跳板,打着“支教”的旗号,不仅可以拿到国家丰厚的补贴,还可以挂职进岗,可谓是多项达成。坚守在乡村一线的教师永远与挂职进岗无缘,“看破红尘”的乡村一线教师慢慢出现了职业怠倦,于是苟且偷生,我也不例外。
当老师的眼睛失去光芒的时候,学生的眼睛也一定是呆滞的。 无法走出乡村学校的孩子,更需要接受良好的教育,才有机会走出大山,不然贫困代际将一直传递。
21世纪研究院杨东平院长,在第四届教育论坛上讲了这样一段话:“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在农村,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教师。”由此可见,教师成了关键中的关键。然而教师下不来、留不住,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难道乡村的孩子就应该坐以待毙吗?难道让公平教育成为一种口号吗?
当慢慢懂得审视自己的时候,开始看到了自己作为乡村一线教师的悲哀,辜负了无数双眼睛寄予的希望。于是收起了自己的苟且,开始寻找乡村教育的远方。
为了填补我校师资不足的空白,我开始四处寻找公益支教,为此找过北京“为中国而教”和广州“好友支教营”支教公益组织,都以无果而终。于是,想到找师范学院合作,提供顶岗实习支教,这一条总算走通了,每学期都有3-5名学生顶岗实习,但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每学期都要轮换,不仅师资不固定,实习教师的食宿这一块的开支也是一个沉重的经济压力。
当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给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时候,我总是在幻想,要是有老师能通过网络,给我校学生上课该多好啊!这样便可以零负担,即不用给上课老师提供食宿,也不用担心往返途中的安全。当我停留在想象的时候,上海沪江互加计划就用这种模式已经给乡村学校提供了三年的公益支持,可见我是多么的井底之蛙。
遇见互加计划,给我圆了一个多年寻找公益支教未果的梦想。在2017年寒假结缘互加计划,花了一个寒假的时间安装网络、修理设备,在大雪纷飞、吃菜都靠村民救济的情况下,做好在2018年新学期迎接互加计划的准备。在新学期,互加计划网络公益课堂,在一个山村小学如约开展,完美连接。
自从有了互加计划网络公益课堂后,学生变了,不但变得自信,眼睛开始有光,而且来学校的时间平均提前了一个小时。本来是十点钟才上课的山村学校,学生大清早赶来参加7:40彩虹花晨读课。离家较远的孩子,天还没有亮就要上路,就是为了能参加明天早上的彩虹花直播课程。大山的清晨除了鸟叫声,就是山村校园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学生躲学、装病不上学的现象自然消失,学生变得积极向上。四五年级两个班的学生,有幸成为第一批互加华为平板实验班,从1.0时代直接进入3.0时代。
曾经的游戏迷、逃学大王一改往日常态,每天晨读课的古诗词倒背如流,一副副精美的诗配画和美术作品出现在我的眼前,很多时候不敢相信我的眼睛,更不敢相信在短短的一年时间,互加计划就像山村的孩子施了魔法似的。
连接上互加计划,不仅学生变了,老师也变了。在2018年新学期,当我把课表发给老师们,我告诉所有标红课程(网络课程)不能占用的时候,老师们的脸色变了,一副不接受的表情。有一位教师问到:“一个星期有十多节课程不能占用,我们用哪一个时间来抓教学质量?”另一位教师马上接着说:“我们不反对你给学生开展音体美课程,但是这个学期的教学成绩牵涉到年终奖金,你得慎重考虑。”不顾教师们的一片反对声,坚定不移的利用互加计划网络公益课堂把音体美等课程开起来。老师们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改变,老师才慢慢的开始改变之前的质疑。在学年期末统考中,一直五年级语数共十个科目,四个全镇第一名,两个第二名,其余班级都是全镇第三名的好成绩,全校总评成绩跃居全镇第一名。最终用结果证明了利用互加计划开齐音体美等课程,抓语数的时间相对减少了(低年段9节和高年段13节),但是教学成绩比原来提高了,且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否定了老师们的质疑,从不接受、质疑到茶余饭后都在谈论互加计划给学生带来的改变。
学生变了,老师变了,学校也开始变了。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村级学校,开始被大家所熟知,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给学生开设音体美课程,来参观、了解互加计划十里八乡的教师络绎不绝,连县教育局长都走进互加计划课堂观摩,市教育局副书记走进校园调研互加计划网络公益课堂的开展情况,一所偏远的乡村学校重新被定位,成了同行心中敢于创造、理念超前的“网红学校”。在2018年,学校获“互加计划优秀地区多彩成果”奖。
链接上互加计划,我也变了,变得充满力量。结束了懒懒散散的日子,也告别了睡懒觉的岁月。每天清晨总是被“嘭嘭.....”的敲门声惊醒,紧接着便是“徐老师,快开门,晨读课已经开始了!”我便一溜烟爬起床,和学生一起用诗歌唤起黎明,在一幅幅精美的美术绘画,一曲动听的歌曲,一支支炫酷的舞蹈中送走夕阳。紧接着又是完成课后小打卡,用简书或美篇分享总结一天的收获。在忙碌中成长,用耕耘见证学生的成长与蜕变。扬在学生脸上的自信,贴满教室墙壁的绘画就是交给我满意答卷。只要我一出现在校园,孩子们总是缠着我要背诗给我听,这一切就是这个世界给我最好的礼物。个人获“小狮子优异”奖。
在遇见互加计划之前,很少有机会走出大山,更不要说外出培训学习。遇见互加计划,由一个很少有机会参加外出培训学习的老师变成了培训老师。除了给息烽县小学校长、教导主任、信息管理员做互加计划培训,还受清镇市教育局邀请,给全市两百多名乡村学校校长、教导主任、青年教师做了一次互联网+教育培训,并授聘为清镇市乡村学校发展顾问。不要说十年前想象今天的样子,两年前都没有想象今天的样子,是互加计划计划让我重新收拾起行囊,在接近半百的年龄,重新开始出发。
遇见互加计划,不仅遇见了最美的学生,最美的老师,最美的学校,更遇见了最美的自己,是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这一束无形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让我真正的放下苟且,遇见未来,遇见远方!
后记:互加计划已经点燃乡村教育希望的火种,让乡村孩子和城市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一根网线,一快屏幕,缩短教育的差距,这是教育历史上的第一次真正的变革,唤醒更多的乡村教育一线的老师,原来还可以这样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