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微博上曾有个热门话题,叫“你妈都说你是哪来的”。
底下的评论五花八门:“地里刨出来的”“垃圾桶里捡来的”“充话费时送的”“逛街时发现的弃婴,顺带捎回来的”。
看这些帖子的人大多嘻哈而过,还不忘给有同样经历的点赞。但有人却把这些话当了真——
之前,四川宜宾一个12岁的女孩小宇离家出走,来到另一个城市的福利院,称要在这当孤儿。她说自己失忆了、不记得父母是谁、也不知道家在哪,“由奶奶养大、奶奶已逝”。
很快,工作人员就发现她是几天前在朋友圈被刷屏的失踪女孩。经过一番引导询问,他们知道了女孩这次行为的原因:她一直以来和父母的关系都不太好,并且深信自己是捡来的!
原来,在小宇还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奶奶和其他亲属总是会当面开玩笑说她是从外地捡回来的,久而久之,小宇就当了真。
有人问她有没有去问过父母真相,小宇说:“他们都这样说,那就是真的,不用质疑。”
小宇的父母直到这件事发生才意识孩子受到的影响。他们一再解释这是玩笑,并坚定表示要去做亲子鉴定证明的时候,孩子才终于信了。
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小宇说了一句话:“希望天下的父母,不要再拿亲情来开玩笑,尤其是和小孩子开玩笑。”
02
这种信以为真的故事,现实中真的有不少。微博那个话题中,有人评论道:
“小时候我妈总爱开玩笑说我是隔壁某个已经搬走的邻居超生了不要的弃婴,她看着可怜就收留了我。一直到很大,我都很恐慌,生怕某天会突然出现一个陌生的大人把我带走。说实话这个家住得不像在家,我很早就搬出来打拼了。”
曲韵老师也曾在她的书中说过一个事例,一个妈妈打着教育孩子的旗号,用“抛弃”的谎言欺骗了孩子十几年:
这个妈妈有天对小学四年级的女儿程程说“你妈已经死了,我不是你亲妈”,孩子一开始不相信,但在妈妈斩钉截铁的回答中她信了。从此以后,程程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既听话又懂事、学习刻苦,再也没有娇气。
等到程程后来事业有成、更独立了,妈妈才对着将信将疑的孩子说出真相:“其实,你妈没有死,我是你亲妈。当时为了激励你学习,让你改掉缺点,我才骗你的。”
故事听起来很极端,但延伸一下,我们身边的人,每天也在不自觉地做着类似的事情:
孩子调皮不听话了,威胁他:“再吵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不肯好好吃饭,鄙视他:“你像谁啊?我们家都没你这种人!”
孩子不肯好好写作业,羞辱他:“我怎么会养出你这么笨的人,你干脆别读书了,早点去打工吧”;
我们还很喜欢随口“妖魔化”爸爸:“你就闹吧,看你爸回来了怎么收拾你”;
或者是干脆找一些不认识的叔叔阿姨来恐吓孩子:“再调皮,一会那边的警察叔叔来把你抓走”;……
逮着机会,甚至是打着“为他好”的名头,动不动就恐吓威胁,生怕没有这些,孩子就不听话、不受教、不改变。这些行着“激励孩子”之名,实则惩罚孩子的行为,真的达到它想要的效果了吗?
从短期来看,也许是的。但放到长久来看,一个长期在这种情绪下被压迫,动不动威胁要被抛弃、被鄙视的孩子,要如何去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又谈什么建立自信,靠自己的能力找到解决方法呢?
03
那这个时候,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亲子教育专家阿黛尔·法伯讲的一个小故事,也许能给你一点启发:
当孩子总是用完锯子不放回原处的时候,爸爸很生气的指责他:“你总是说谎,明明拿了工具又说没有。”
“你别想玩了!”
“明天我们出门的时候你就一个人在家反省吧!”
另一个经过“指导”的父亲是这样做的:他没有指责孩子,而是告诉孩子他这样做自己很生气:“我的新锯子被扔在外面,被雨淋湿都锈掉了,我太生气了!”
然后他说出自己的期望:“我希望我的工具被借走以后,可以完好无损地被归还”。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他提供了选择:“二选一:要么借我的东西及时归还,要么以后再也不借,你来决定”。
下一次,孩子继续重复错误的行为,他的做法:锁上工具箱。
当孩子来询问时,告诉他原因:锁上是因为我希望我的工具放在哪里就能在哪里被找到。
最后一步,让孩子一起参与进来,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你来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既能保护好我的东西,又能让你也能玩。
结果呢?
无论第一个爸爸怎么生气、威胁孩子,孩子下次还是不记得把锯子放回原处:反正爸爸已经放弃我了。
而第二个爸爸只是让孩子看到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而且陈述这件事的正确“打开方式”:“我希望……”。当爸爸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让他来做选择,并且为此负责的时候,孩子真正明白了“承诺和负责”,也能从中得到成长。
玩笑也好、吓唬也罢,最重要的是我们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话,孩子都会当真!所以当那些习惯的“威胁”快要脱口而出的时候,请一定想一想我想教会孩子什么:是家长不容挑衅的地位?还是告诉孩子,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陪在他身边,一起寻找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