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确读书目的:就像《被讨厌的勇气》里所说的那样,我们未来的生活前景是由我们当下的目的决定的。自然我们阅读也各有各的目的。有的人想要提升自己而阅读,有的人为了打发时间而阅读。当然我提倡做前者。
2. 带着问题去阅读:我们阅读往往是为了解决人生问题。当我们碰到人生问题时,可以在网上搜索有哪些书提到了该问题,然后我们可以把这些书买回来阅读。
3. 找一个灯光亮的安静地方阅读:《快速阅读》那书里讲如果我们想要读书快的话,就要将我们眼角光线尽可能的打开,所以我们的眼睛要尽可能地远离书本,而要做到这样,光线自然亮点好。另外在安静的地方看书也可以提高效率,可能有人会说真正厉害的人在喧闹的地方看书也不会受影响,当然在这种地方历练历练你的内心是可以的,因为非常厉害的人内心都很强大,能够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但是我们普通人看书最好在安静的地方好。
4. 事先看一下目录:《快速阅读》里说我们看完一本书,不可能什么都记得。这个世界大部分人是普通人,真正能做到过目不忘的人没有几个。所以我们在看书时没有必要什么都看,因为你没看的说不定是你看了以后就会忘记的。我们看目录就可以筛选出重要内容以及找出其中能帮我解决当下问题的内容,我们只要看全书中这些内容就行了。
5. 针对书本目录中的大标题下的小标题思考你自己的答案:冯唐在讲自己读《资治通鉴》经验时说他会思考那些大臣在问皇帝问题时,自己处在皇帝角度该如何解决,而不是先看书中怎么说的。因为我们知道在古代做皇帝最锻炼人,冯唐这样做,久而久之,他的思考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强。所以我们也可以像他这样看书时先思考自己的答案,再看书中的答案,两相比较来使自己的思考力不断增强。
6. 思考书中的内容并作笔记:《孟子》书中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书的选择是很重要的,并不是每本书上所说的内容都是准确无误的。所以我们读书最应该先看经典,经典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书,你想它能流传几千年,自然准确率很高。我们在看其它书时要抱着怀疑的态度,思考书中的观点是否与你自己的吻合,有时是他错了,有时是你错了,有时你还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往往是你当下的认知水平还无法达到作者水平)。有时我们在看书时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我们就可以在看的当前内容下做笔记。
7. 看完一小时书后回忆一下书的内容:人的记忆规律是这样的,我们在看书时,20分钟后会忘记42%,1小时后忘记56%。所以我们回忆书中内容后能够将快要忘记的内容及时记住,我们往往复习或回忆多遍的内容,一生都不会忘记。
8. 把书中的内容与自己之前看其它书的内容做关联:《互联网之王孙正义传》里讲孙正义在刚开始创业如何发明产品的呢,他通过计算机生成很多名词,然后3个一起进行随机组合,看通过组合的新词能不能制造出产品。同样你也可以将现在书的内容与以前的做关联,看能不能产生新的内容。
9. 看完直接写心得:我们要知道我们看书永远是输入的过程,而输出能检验你对这书掌握多少,另外你想以后出书(毕竟这是让你的一份时间可以出售很多份的方式),多写读书心得有帮助。因为你每一次心得里的一些内容可以在以后出书时拿来用,这样就提高了你以后出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