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异类》这本书,并阐述了关于成功的传统观念、努力和机遇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小编在前篇的基础上继续补充。
智力与实践智力
过去我们总是认为那些成功人士基本都是高智商人群中的一员,这是我们的感性认知,后来我们逐渐地否定了智力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一个人聪明是优势,此时人们可以更加顺利地完成高等教育,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则工资普遍更高,但并不意味着聪明就能取得所谓的成功。在这里,小编想探讨智力这一因素,可以肯定的是,智力低下绝对不是什么优势,普遍认为,智商测试的低分者(70分以下)存在生理缺陷,那是不是意味着智力越高就越好呢??这里面还另有玄机,智力与成功之间的关系更像是抛物线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相关的,但是达到一定值的时候,此时更高的智力并不意味着同比转化成更多的现实优势,也就是存在所谓的门槛效应。要想更好的理解智力的门槛效应,只需要简单的想想篮球运动员就好了,一个篮球运动员只需要身高足够高,超过职业队的身高门槛就可以了,但是自身身高超过某一高度之后,身高的作用就骤减,此时还有速度、球感、球技、投篮等等因素在起作用,同样的,智力也是如此,也存在一个门槛。研究人员也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智力与成就之间的关联性,通过长期的跟踪调查,最后失望地总结道,“智力与成就之间并不是真有那么大的关联。”
说明了智力这因素之后,让我们来探讨“实践智力”这一因素,或许你会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小编就深受触动。
兰根是波兹曼这个乡下小地的一员,那里的境遇很糟糕,邻居把他们当成是游手好闲的流民,兰根回忆说:“时至今日,我都从未遇到过比我们童年境遇更悲惨的人,我们没有一双成对的袜子,鞋上也都是窟窿,我们每人都只有一套衣服。”兰根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中学毕业的时候,兰根获得了两所学校的全额奖学金,但是在后来的里德学院兰根却处处显得格格不入:周围的孩子与他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他连话都插不上;因为他的母亲不能识字,所以他的奖学金表格不完整,奖学金就分配完了;毕业校园考试前他离开了里德学院,成绩单上的成绩由A变为了F;后来,他努力赚钱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但学校却不愿为他做任何事情,即使调课这样的小事也没有成功,于是他再次退学;目前他正在研究哲学、数学和物理,正在研究一部理论著作,但是因为没有文凭,学术期刊不断地拒绝他的投稿。兰格的故事听起来,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奥本海默是二战时期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是人类第一颗原子弹项目的带头人,据说,童年时代,他的智力程度与兰根小时候相当。奥本海默从哈弗毕业后到剑桥大学攻读物理博士学位,在那里,他经历了一生中最失意、消沉的一段日子,他的脾气也发展到毒死导师未遂事件,即使如此,他被叫去接受校方讯问,最后被判缓刑,定期接受心理治疗。20年后,即使是带着这样的前科简历去应聘,他却依然得到了20世纪最重要的工作——曼哈顿计划,当年发生在剑桥的一幕再次上演:他促使事情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假如奥本海默处在兰根的境况之中,他会失去里德学院的奖学金么??他是否同样无法说服教授把课程从早上调到下午??当然不会,这并不是因为他比兰根聪明,而是因为,在如何从社会获得想要的东西方面,奥本海默具有某种特别的悟性。有这样一种特殊技能,它能让你说服教授把课从上午调到下午,能让你在辩解一宗谋杀案时振振有词。这里就涉及一个概念“实践智力”,请看实践智力的相关阐述:
实践智力:知道该向什么人说什么话,该在什么时候说,怎样说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等等,这种技能更像是一种程序化概念:知道如何做某事,而不需要知道为什么知道,也不需要解释为什么。这种技能本质上是一种实践能力:这不是关于如何辩解的知识,而是帮你正确了解形势从而获得你想得到的东西的知识。准确的说,这是一种与智商测试完全不同的能力,就像是与普通智力“相互垂直”:一方存在不代表另一方也存在。你可能有很高的逻辑分析能力,却缺乏实践智力,也有可能有很高的实践智力却没什么逻辑分析能力,或者,就像奥本海默一样幸运——两种能力都很强。
实践智力与阶级优势
认识到了智力与实践智力的概念之后,那么实践智力从何而来呢??我们知道,逻辑能力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基因,比如说有的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具备阅读和思考的能力,这就是天生的原因。但是,社交是一门大的学问,是一系列可以习得的技能,而获得这种学问最直接的场所便是家庭。让我们对比不同阶级的家庭情况:
家境富裕的父母总是让孩子一刻也不能闲着,让孩子穿梭于各项活动之间,并听取孩子对老师、教练或者是队友的评价,其中有一个家庭的孩子夏天就参加了一只棒球队、两支足球队、一支游泳队、还有一支篮球队,并且同时在管弦乐队和钢琴班学习。中产阶级的父母总是和孩子商量事情,晓之以理,他们不会对孩子硬性下达命令,他们希望孩子们与他们顶嘴,和他们讨价还价,并站在成人的角度来问他们问题,如果孩子在学校表现不佳,他们会责备老师,总站在孩子的一边。拉里奥把这种教育风格称之为“协同培养”,这种模式倾向于“发掘孩子的天分,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技能。”
穷人家的孩子则完全没有这种紧张的时间安排,他们会和亲戚或者邻居的孩子在外面玩耍,他们的父母认为孩子们的活动完全是成人世界之外的活动。如果他们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他们震慑于权威,行事消极,无缘无故地责备孩子不努力等毫无意义的行为。同样的,拉里奥把这种教育策略称之为“自然成长”,这种策略就是把抚养孩子成人看作是自己的责任,而把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看作孩子自己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以上就是两种截然不同家庭背景的教育方式对比,用拉里奥的话来说就是,中产阶级的孩子最终形成了“权利意识”,也就是孩子们认为自己有权提出自己的特殊要求,有权参与制度互动,通过互动来满足自己的偏好,对游戏规则十分清楚,即使年龄尚小,他们依然能站在维护自己利益的基础上行事了。作为对照组的劳动阶层家庭的孩子,他们无论在什么环境下,他们都不知道如何为达到良好愿望“制定策略”,他们的性格也多变现为疏离、疑虑和有强迫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阶级优势,那些家境更富裕的孩子从小就能上更好的学校,从小就被灌输“权利意识”,这种意识能使他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
现在也许你能更清晰地理解兰根和奥本海默两位天才之间的缘故了,奥本海默有一位能给予高屋建瓴指导的父亲,而兰根的家境却十分的悲惨。现在也许不用质疑奥本海默一生展示出的完美处理各种挑战的能力了吧,如果你像奥本海默一样,你肯定明白紧要关头为自己谈判的价值;如果你从小就在纽约的民族文化中学读书,你就不会因为一帮剑桥教授准备处罚你而束手无策;如果你从小就跟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你就有可能像奥本海默身背前科的情况下依然争取到自己想要的职位。而兰根对权威的抵触是从童年的压迫中一直印象深刻的,他没有学到过“权力观念”,他只明白了什么是强迫,他对那些大学里的程序一无所知,甚至是不知道各种表格申请、支票簿等等。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型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环境和文化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家庭背景
即使谈到这样的一个因素看似非常残酷,令人反感,但家庭背景带来的影响决不能被忽视,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也知道了所谓的阶级优势,而将其具体到每一个个体,则是与家庭背景密切相关。小编认为,每个人出生时都是天才,都具有无与伦比的禀赋,但是最终会变得千差万别的原因很大的原因正是不同的家庭背景,因此一个人成年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质,都能从其童年经历和家庭背景得到解释。一般而言,在“协同培养”原则下长大的孩子和在“自然成长”原则下长大的孩子,行为举止是截然不同的,它们之间唯一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帮助孩子获得应对社会的经验的社群。
结语:有些事情,其他动脑筋较少的人反而能掌握的更好。因为,那些人在发展的道路上获得很大的帮助,兰根却没有获得这种帮助,这不是借口,而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一直以来,兰根的努力都依靠个人奋斗,然而,没有哪个摇滚巨星、职业球员、或者软件业亿万富翁仅依靠自己的努力就获得成功。过去,我总是认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大于其他因素的总和,现在我变得更加豁达和大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上的描述更加真实,我至少知道了事实的真相,深知人不仅要更加努力奋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