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在没有读之前,光听书名,它给我的感觉是充满神秘又神圣。神秘是因为它是穆斯林,神圣也是因为它是穆斯林。
说实话,我所接触过的少数民族知识有限,除了去泸沽湖认识摩梭人,香格里拉认识藏族,大理认识白族,还有苗族,壮族,哈萨克族等等。对于顺从安拉的穆斯林,之前完全不了解。但读完全书,会渐渐掀开了“回回”这个民族的面纱,产生了一定的认识。
言归正传,这本书主要围绕着“玉”而产生的三代家族情节故事。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穆斯林的家族三代人的兴衰成败、浮浮沉沉的历史,讲述了几段唏嘘而又可歌可泣的爱情,以独特的视角为我们重现了那个时代生活着的人们的概况,塑造了几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半原型的人物,文章用回忆倒叙插叙等手法,将两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形态的故事相互穿插着,不同于流水账式的直接讲述式手法,不仅能吸引我们,到最后,两条线汇合了,又合情合理,我们暗喜自己的智慧时,又不得不感叹作者的惊人的写作技巧,让人敬佩。
关于爱情
书中充分体现了三代人的爱情,印象最深就是 “雁归有时,潮来有汛,惟独明月不再升起。”韩新月和楚雁潮的两人之间爱情是最打动我的内心。他们简单纯粹,他们互相学习,他们可以共同进步,共同扶持,无关乎年龄,家庭背景,甚至宗教信仰。他们爱的那么热烈却又那么小心翼翼,热烈是两人双方情感,但小心翼翼是我所不喜欢的,我觉得过于矛盾,爱情难道不是简单点就好了嘛?就这样他们相爱了,但是结局是令人感伤的。
关于葬礼
对葬礼的热衷,我选择了这部小说。葬礼是最神秘最久远的习俗,勇敢地对待死亡的问题,才能从容地对待生的意义。农村对葬礼比较忌讳,因为对死去的人不想谈论太多,亡者已归去,再多的语言也是对亡灵的不尊敬。对于死亡灵的起始认识,是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葬礼是对死者的最后停留人间的最后赞礼,所以,对于对生命的尊重,因此葬礼是最神圣的。
我所悟所感未尽然。另外,我在这本书这里开始感受到了另外的精神享受,即是《简爱》和拜伦的一些诗句,还有借用了好多的文学经典的语句,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其中,让我受益匪浅的是这一句话:你不要以为我贫穷、卑微、不美、矮小,就认为我没有灵魂,没有心,其实你想多了。是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没有必要妄自菲薄,更没有必要自惭形秽。没有卑微的生命,只有卑微的灵魂,我们也没有必要不快乐,如同伊壁鸠鲁所说:人的一生应该避免痛苦,通过个人的修养,求得心灵的安宁。
“人可以失落一切,但不可失落自己”,这是我最喜欢的书中一句话,读书,重在享受,我可以把自己容在书中,作为其中的一个人物,去感受这本书的所发生的故事,这是最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