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暑假,我都会回老家郑庄,对河的偶然邂逅,于我而言就像是开启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那次初见记忆犹新。我在山上和妹妹玩,她突然指着山下叫:“带子,会发光的带子,好漂亮啊!姐姐,没有人要的话我们就拿来玩吧。”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河就猝不及防地闯入我的眼帘。它安静的笑着,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宛如天上的仙女遗落了她最喜欢的丝带。“走,快去看看!”我们奔着河而去。拉近了距离,我看见桥旁边的石头,上有“秀月桥”三个字,以至于这桥和河的来由我们全然不知,只管叫她“河”。它是我们的河。
于是一天的大部分时间全给了河。夏天,是一条河最美丽的时候,正如吴均所描述的山川之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水里有活泼的蝌蚪,缠人的绿藻,虽没有陶弘景笔下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却也多了几分生动的色彩,对比之下,反倒觉得清澈的水有些空虚。
几轮暑假,河日复一日的看我慢慢长大。我们捉蝌蚪,捡贝壳,打水漂,淘气地穿着鞋踩在水中半浸没半裸露的大小石头上“过马路”,在平滑的大石头上弹小石头,河边的石头好像比任何地方的都漂亮,所以我们回家时口袋中总有几块石头被当作宝贝,奶奶扔了就再捡几块,乐此不疲。当我和妹妹踩着滴水的鞋往回走时,耳边仿佛已经听到了奶奶爷爷不绝的唠叨。
往后陆陆续续的我也来看我的河,它好像成了我的一个朋友。河依旧美丽而生机勃勃,我会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拥抱那怎么都欣赏不完的美丽景色,我把河带来的美景一点一点地用心捕捉,欣赏并享受河给我带来的礼物。
随着学业的加重,我回故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但我不会忘记它给我带来的记忆。我不再捉蝌蚪,但手中却感觉到了这小精灵在跳动;我不会再去捞水中的水藻,但手中却有滑溜的触感;我不会再穿鞋踩在水中嬉戏,但奶奶爷爷的唠叨声清晰得犹如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