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小学生的暑假已经开始了,我们暑假班也准备上课了,今年的学生比较多,为了给孩子更好的上课环境,我们决定把办公室挪出来作为课室用。
本来是昨天就要开始搬了,因为各种原因,到下午五点后才有空,我由于前天拔了四颗牙,两天都没怎么吃东西,身体有点虚,如果五点多开始搬,预计搬到晚上十一点左右,也只能搬一部分,我感觉支撑不了这么久,所以就提议今天搬。苏老师也是觉得太晚了,想今天白天一天时间来搬,一鼓作气搬完它。文辉老师是个动手能力非常强的人,她觉得先搬一点,到今天白天再搬时就会快很多,也不用那么着急。大家的意见不统一,就这件事讨论了下,相互把意见说出来,找一个平衡点相互理解,最后决定了今天白天一鼓作气搬完它。
搬课室跟家里大扫除挺像的,每个人的习惯和行动力不一样,如果不相互理解,很容易就产生矛盾和争吵。记得小时候,奶奶还在时,她是一位比较爱干净和节俭的老人家,因为也固执,所以永远都要求我们跟着她的指挥走。比如说她觉得电视柜那里要收拾,就立马把叫我们过来收拾,如果没有马上应她,她就要自己来了,当我们在收拾时,她看到其他地方也要收拾,也不管我们还在收拾电视柜,没有马上到的话,就自己动手,因为奶奶年级也大了,很多东西不敢给她弄,怕伤到她了,看到她在做一些逞强的事情时,也急就大声地跟她说“你不要做,等下我们做完XX事就过来了!”类似的事情发生多了,我和弟弟妹妹们也有点反抗了,有些事情明明晚点一起做,会更节约时间和效率更高,为什么要马上就去做,我们也有自己的时间规划啊,于是碰到奶奶让我们做的事是不急的,我们就会拖,一拖她就不开心,然后就骂我们不懂事,我们也犟,越骂越不想做,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想起来挺对不起奶奶的,我们完全可以用更温和的方法去处理的,结果用了一个消极的态度去“对抗”。可惜当时爸妈做小生意忙也没空教,自己也不懂,如果换成现在的我,肯定会处理得很好的。就像我现在和妹妹一起住,我们的生活也很不一样,在家里她要求整洁干净,我只要求干净和能找到东西。以前她每次收东西时,我们都会因为一些小事吵架,比如说她觉得我不想收拾啊,我觉得她把我东西收不见了等等。现在就不会了,我会尽量配合她去整理大厅的东西,我的东西放一边不用管,房间也是自己收自己的,她也很少说我哪里没收拾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感情也越来越好了。
我们和奶奶或者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也跟父母和孩子相处一样的,相互理解、尊重、支持很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家庭的氛围是和谐稳定还是动荡不安的。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你们怎么教孩子,孩子回馈给你的就是你所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