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后与高祖俱隐于芒砀山泽间。《汉书·樊郦滕灌傅靳周传》
樊哙,如很多人知道的,沛县人,与刘邦是老乡,平日里以屠狗卖肉为生,当然,这是往好听了说,往坏了说,那就是两个字,屠夫。而之后的樊哙,则因为兵役的事与刘邦一起落草于芒砀山之中。
客观上讲,樊哙这个人物,还算是挺有历史知名度的。对于很多人而言,之所以能够知道樊哙这个人物,或许也就是从那场名震古今的鸿门宴的故事中获悉到的,尤其是《史记》中的那段关于讲述鸿门宴的记载,在笔者的印象里,貌似还录入了我们的教科书中,不过,具体是几年级的课本,笔者就不记得了。总之,在那场精彩的宴会中,固然有项王的霸气,汉王的机敏,以及张良的睿智,然,最过瘾的还是要属樊哙出场那一段: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馀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饹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其实,就笔者个人感觉,目前影视剧中对于鸿门宴描述最好的也就是陆川导演的《王的盛宴》了,虽然这部电影一般不被大众欢迎,甚至也被很多历史爱好者诟病其曲解历史,但,至少那种历史厚重感和对当时人物基本心理的描述是对的,故而,有对此感兴趣的朋友,笔者还是强烈建议去看一下。
当项羽和刘邦对峙之时,真可谓瞬时间就有风云变色之患,然,却不料,为一樊哙所撞破。只见那时的樊哙,手持一面铁盾,直接就那么撞进了项王军帐之中,一时之间,宴会众人都为之侧目。
而这是什么地方呢?这可是当时天下最有权力的诸侯联军最高统帅项羽的军帐之中。若是常人,别说是硬闯进去的,那就算是请你进去的,又有几个人是真正可以做到无所畏惧的,但,樊哙却是真正的无所畏惧。
正所谓豪杰必有真情,大丈夫岂能无酒量!
樊哙是不是真豪杰大丈夫,其实从项羽对其的态度中就能看出来。虽然项羽是第一次见樊哙,却也是不由得为樊哙所震慑,并直呼其为壮士,更赏赐酒肉让其食之。而樊哙是如何面对的呢?旁若无人般喝酒吃肉,紧接着,项羽又赐樊哙酒,问樊哙能否再喝?樊哙是如何回答的呢?樊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如此,岂是一个壮字可以形容的。
当然,关于鸿门宴的具体故事,我们也都知道,被樊哙这么一闹腾,也就最终不了了之了。
而笔者之所以要引出来这么一段,其实也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樊哙这个人,并不是很多人所谓的屠狗之辈,而是真正的豪杰壮士。别的先不说,项羽都那样敬佩他,那么我们今人又有什么道理小瞧樊哙呢?
再说樊哙的那个屠夫称号,如果说在樊哙没有从军之前,这个称号或许就只是来形容樊哙的职业,但,在这之后,应该说,屠夫这个称号在很多时候也更指樊哙这个人的作战风格了。
笔者写了那么多人,那么多的名将,那么多的善战之将,那么多的勇猛之将,然而,笔者也唯有在看到樊哙的这段历史的时候,才是真心明白了什么叫做勇猛如虎:
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复东定沛,破泗水守薛西。与司马枿战砀东,卻敌,斩首十五级,赐爵国大夫。常从,沛公击章邯军濮阳,攻城先登,斩首二十三级,赐爵列大夫。复常从,从攻城阳,先登。下户牖,破李由军,斩首十六级,赐上间爵。从攻围东郡守尉於成武,卻敌,斩首十四级,捕虏十一人,赐爵五大夫。从击秦军,出亳南。河间守军於杠里,破之。击破赵贲军开封北,以卻敌先登,斩候一人,首六十八级,捕虏二十七人,赐爵卿。从攻破杨熊军於曲遇。攻宛陵,先登,斩首八级,捕虏四十四人,赐爵封号贤成君。从攻长社、轘辕,绝河津,东攻秦军於尸,南攻秦军於犨。破南阳守齮於阳城。东攻宛城,先登。西至郦,以卻敌,斩首二十四级,捕虏四十人,赐重封。攻武关,至霸上,斩都尉一人,首十级,捕虏百四十六人,降卒二千九百人。《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以上记录,仅仅就是樊哙在鸿门宴之前的记录,打了多少场仗咱们也不论,单单就说其中樊哙的斩首记录,那些没记载的咱也就不说了,咱们就只算一下被历史记录下的记载,斩首多少呢?笔者仔细算了一下,一共一百八十人,其中,斩侯一人,斩都尉一人,斩士卒一百七十八人。
没错,我们之前常常喜欢称呼白起为人屠,指的是白起一生作战所歼灭的军队以及杀戮的军队数量特别大,但,问题是白起那都是靠着军队的整体作战能力,而樊哙呢?论楚汉时期,单体作战能力最强的,众所周知是项羽,可,项羽最经典的那一次也就是其举事造反的那天,以及其最后临死之前的那一次,然,樊哙呢?从士卒到将军,从平民到贤成君,所经之战,皆身先士卒,以亲手斩首而建功,别说是楚汉时期了,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物,又有几个呢?
由此,才正如笔者为樊哙起的名号,屠夫。何谓屠夫?杀人如麻,犹如屠狗一般,谓之屠夫是也。
所以,对于樊哙这样的人,笔者也真的有时候在想,究竟沛县是块什么神秘宝地啊?
也难怪太史公对此都很纳闷:
太史公曰:吾適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原本就都是普通的人,怎么忽然之间,就成了这样的英豪雄杰呢?
周勃其人从军,以稳为主,所攻必克,所战必胜。而樊哙呢?却犹如一位天生的杀星一般,勇猛异常也就罢了,更关键的还逢战必争先,以杀人为乐,无疑,这样的军人,或许也就只有当年军功制还完善时的秦军士卒可以媲美了。
很多人或许还会说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刘邦,可,细想起来,真的就是因为刘邦吗?
古代战争,尤其是秦末时期,更多的还是那种短兵相接的硬战,而樊哙呢?次次都冲到最前,可却次次安然无恙,没错,根据史书的记载,确实也没有负伤的记录。那么,问题就来了,樊哙这么厉害是因为什么?而或许,也就只有这么两种解释了,要么就是史书在作假,要么,就是樊哙此人绝对不是历史上记载的那位一位简单的以屠夫为职业的普通人。
是啊,天下屠夫多了去了,更何况,比屠夫更狠的人也多了去了,但是,像樊哙这样的,还能活那么久的?没有负过重伤的,请问,这科学吗?
当然不科学,只是可惜,那段时期的史料还是太过匮乏了。
还定三秦,别击西丞白水北,雍轻车骑於雍南,破之。从攻雍、斄城,先登击章平军好畤,攻城,先登陷阵,斩县令丞各一人,首十一级,虏二十人,迁郎中骑将。从击秦车骑壤东,卻敌,迁为将军。攻赵贲,下郿、槐里、柳中、咸阳;灌废丘,最。至栎阳,赐食邑杜之樊乡。从攻项籍,屠煮枣。击破王武、程处军於外黄。攻邹、鲁、瑕丘、薛。项羽败汉王於彭城,尽复取鲁、梁地。哙还至荥阳,益食平阴二千户,以将军守广武。一岁,项羽引而东。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围项籍於陈,大破之。屠胡陵。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从高帝攻反燕王臧荼,虏荼,定燕地。楚王韩信反,哙从至陈,取信,定楚。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号为舞阳侯,除前所食。《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就如笔者先前说的,樊哙此人确实是特别嗜杀,前面的记录中其只靠个人在战场上杀戮也就罢了,然之后,随着他的地位越来越高,麾下的战士越来越多,樊哙也就越来越疯狂了,仅仅是在上述的记载中,便有两次的屠城记录,如屠煮枣与屠胡陵。
由此,樊哙此人简直就是个杀神,所以,对于这样的人物,笔者也真的谈不上有多尊重,更谈不上喜欢了。虽然这是古代,但,最起码的道德底线还是要有的,而且,就笔者看到的那么多的汉初历史人物,最嗜杀的,除了项羽之外,也就是樊哙了。
但,说到底,虽然笔者本身也不太喜欢这个人物,可也确实不能因此而否定樊哙的功绩。樊哙固然嗜杀,可是其逢战必身先士卒的作战风格,无疑也是真正带动了汉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和作战攻击力。
因此也正如唐代的一位名士所言:“汉高之得樊哙,廓去妖氛;曹公之有典韦,克宁寰宇。”
这种人物,确实就是天生属于那个时代的,或者说,就是为那个时代而生的。
而至于樊哙最后,虽然曾因一时狂妄而惹怒了刘邦,更是差点被刘邦给废了,但,无奈,刘邦一死,便无人再敢针对樊哙,为何?那是因为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亲妹妹。
所以,也就是因为这段关系,才让樊哙一直都能活的很好,反正,是比其他功臣宿将要过的轻松多了。
是时高帝病甚,人有恶哙党於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高帝闻之大怒,乃使陈平载绛侯代将,而即军中斩哙。陈平畏吕后,执哙诣长安。至则高祖已崩,吕后释哙,使复爵邑。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汉惠帝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89年,大约五十四岁的樊哙,去世,汉廷因其功绩,谥为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