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约几个朋友吃饭,其中一人是一段时间未见的“师弟”。
点完菜后开始闲聊,我突然空白,问师弟:当年,我们的“师父”是谁?
师弟从容端杯饮茶,略作思考,坦荡微笑:我也忘了。
……
这倒并非是我们欺师灭祖。
师弟是我高中的同班同学,自保送班开始相识,从长相到为人做事,飘逸、精怪、义气。一次打球,师弟受了重伤,小臂开刀,缝合后的伤口粗犷刺目,像一条大蜈蚣永远趴在了手上。第一次看到,全班女生凉气倒吸,男生们也是又怕又惊。班主任借此劝我们活动课别再打球,安安稳稳地背单词。但师弟对此不以为意,作息如常,爱好依旧。那时暗地里流行的东西是被禁边缘的篮球、私藏的mp3、贝塔斯曼的书单、小卖部的限量零食。虽然只是对如山的正统教育的愚公反抗,但师弟总是一样不落,走在“叛军”之中,既不带头,也不盲随,如无所不在的陆小凤,浑身散发出一团“我不在意”。
这些喜好之中,当然包括电子游戏。
我和师弟都喜欢《魔兽争霸3》,操刀的种族是不死和暗夜精灵。当时的李晓峰(Sky)正在攀登中国电子竞技的第一个巅峰,而我们也爱月魔Moon、兽王Grubby和韩国的四大鬼王。特别是四鬼王之一、外表忧郁闷骚、操作华丽冷静的Sweet。中国粉丝称Sweet为甜蜜鬼王(那也是我早期游历互联网使用的致敬式ID),但鬼王的战绩却远远算不上甜蜜,总在大赛的关键战役中败给更加天命的对手。高中三年,我和师弟多次为他扼腕遗憾。
可能在那时,我们在精神上自作主张,拜Sweet为师了?
真不记得了。反正也不重要。
那时课间十分钟,话题永远不变,和师弟及其他几个痴迷魔兽的同学聊聊比赛、战术、想法,是我们固定的一场逃离。那时的资讯远不如今天发达,总要熬到周末,饥渴翻看之前的比赛录像,听B叔、Magic Yang、Xixi的点评,细细记下,杂糅加入自己的意淫,才好在返校后和其他人激情舌战。分明是一款游戏,我们却只能凭着煞有其事的想象,过过纸上谈兵的嘴瘾。一次,我和一个同学说急了,我说“恐惧魔王”无敌,他说“熊鹿组合”无敌,彼此不服,居然一段时间内老死不再往来。师弟就比我淡然也果敢得多,他的口头禅是,“好勒,别说了。去网吧打几局不就知道了。”
网吧对于当时的我们,可是一个不敢碰、不敢想的禁忌词。我至今不敢想象,如果铤而走险去网吧切磋又不幸被老师发现,我们将会面对怎样的天雷地火。所以师弟的如此发言,往往能让争论快速降温,大家恢复平静,继而默默遐想。那场面就像刚读完《马可波罗游记》的中世纪欧洲土鳖们,留着哈喇子幻想元大都的金碧辉煌。陶醉、心痒、渴求又不可得。
可我们还真偷摸着去过一次!
那是我高中生涯最战战兢兢、也最兴奋热烈的一天。那天和几个同学对战时,我的发挥奇差,因为手和心都在剧烈颤抖,表现全无课间口若悬河的潇洒精彩。打完两盘,我面红耳赤,站起身来活动,游走在成排的电脑背后,看其他同学的对战,缓缓平静,却也依然不敢相信我们居然真的在网吧“玩”魔兽。师弟和我们班另一个高手对战。记忆中,师弟也很紧张,眼睛贴着屏幕,手指运转如飞,神情比任何时候都专注,全程静默无言。但好像也输了。兴奋、燥热、不安之中,终于完成了第一轮的两两pk,也是我们班魔兽爱好者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知行合一。我们一群人,这时才放松下来,才想起来可以边聊天边玩的!然后大家就都想起了笑,称赞对手的战术,遗憾自己的失误,网吧成了课间休息时的教室。随后我们交换对手,随意切磋。我和师弟也打了一盘,还是两盘?也记不得了,更无论胜负。
那次去网吧,很侥幸,并没有被老师发现。那之后的课间讨论,也理所应当的格外精彩。
再见师弟,想起这些往事。下次再见师弟时,得约他再打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