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朋友闲聊时谈到了就业意向,她只说希望不用跟人打交道就好;我这个朋友性格文静内敛,好自娱自乐,喜欢各种小动物,和动物相处时能够明显感受到她的轻松愉悦。身边仅三五好友,都是从小相伴的老朋友了,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细细想来,她大抵是属于社恐人群了。
不知何时兴起的“社恐”一词,意为社交恐惧,主要表现是与人交往时常感到恐惧不安或紧张不适,久而久之就开始想要逃离人群,他们更像是独行侠,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固执地走着自己的轨迹,不争不抢。
所以他们真正恐惧的是什么呢?也许是天性愚笨,从来就不擅长讨好卖乖,因此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他们从不是被偏爱被宠溺的那一个,他们习惯了将自己蜷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亦不被打扰。或许他们也曾在某个时刻渴望被重视被关怀,但碍于不知如何表达并未能如愿以偿,甚至反遭不明所以的家长呵斥责怪,于是那颗本就敏感怯弱的心从此更加小心翼翼。这样的孩子往往沉默寡言,可以被随意捏成任何形状,只有那些愤怒和怨埋慢慢集聚成核,并随着时光的变迁膨大坚硬;也许是天性清冷,他们天生就有较为优越的生存环境,故而他们从不必低声下气去祈求自己的愿望,与生俱来的桀骜不驯以及不可一世的傲慢挑剔足以让其在自己的世界里肆意洒脱。也许曾几何时他们也向往过寻常人家的母慈子孝,然而得到的回应往往不尽人意,索性他们也就接受了世间本无温情这种设定。这样的孩子常常嚣张怪诞,肆无忌惮地将脾气投射到目光所及之处,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场。大抵看来,所谓社恐,恐的多是不敢得罪他人和不愿委屈自己。
人的本质是一切关系的集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人心难测,人与人在社会中和平共处的利害关系更是错综复杂,故而有担忧有顾虑也属情理之中。不过人终究是群体类生物,自我们诞生之日起,我们就被置于庞大的社会关系网之中,成为其中的一个连接点,连接起一条一条代表关系的线条;这些捆绑着我们的诸多关系在紧要关头能救我们于水火,也让个体的生命因着牵绊和挂念多了几分重量,不至于轻易随风而逝。
社恐真正需要的是解开自己的心结,和自己和解,从社会中来,回社会中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定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