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薛兆丰经济学讲义》前,要明确经济学的概念,它是一门以研究陌生人的互动规律为己任的学问,一门研究比较和选择的学问,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绕过经济学花招;帮助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内在经济逻辑;帮助我们构筑经济学思维;帮助我们培养经济学品味;帮助我们变得理性(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悦纳(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味抱怨指责)和进取。
这里有个很有趣的观点,即是“经济学品味”。那么,什么是“经济学品味”呢?
经济学品味:权衡一种观点,尤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观点,其标准往往不是对或错,而是高或低、轻或重;看高手过招,辨思想源流,不论你觉得他们的层次如何,你都可以增长见识,增强自信,提高对理论的鉴赏水平。
人类面临三大基本约束: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和制度安排,无一不是为了适应这四种基本约束而衍生出来的。
以下是通过阅读第一章总结出来的精华干货。
一、真实世界:经济学的视角
(一)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
有人的地方就有交易。
有交易就有价格,有价格就有价格波动。
有了交易就会产生对货币的需求。
只要有货币,就会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现象。
(二)马粪争夺战
鼓励人们创造财富,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公平背后是效率考量。
公平背后往往是效率的考量,不是单个人效率的考量,而是整体社会长远发展的效率的考量。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三)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
受过好的经济学训练的重要标志:能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破窗理论:有破坏才有进步,多难兴邦,破坏本身就是好的。
看见看不见的东西要考想象力。每当我们做决策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那些暂时还看不见的,甚至是永远也看不见的因素。
(四)区分愿望与结果
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
美好的愿望不一定带来美好的结果。
好人好心不一定干好事。
坏人干坏事的影响其实有限。
政府立法不是解决问题的终点。
人是有能动性的,每个人都有其对策,最后事态的走向会跟我们的想法有很大出入,而正是这些出入(即“事与愿违”),才最有研究价值。
二、人性观:人是理性和自私的吗
(一)不确定性、进化与经济理论
万物活着看条件,和理性与否无关。
世界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从统计学的观点看,只要存在不确定性,人们就没办法算出所谓的最优解,顶多只有一个最优的规律区间。
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即在什么情况下,人能够存活下来,而如果条件发生了改变,人们存活的情况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适者生存。
(二)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1、亚当·斯密的观点
第一个观点:人是自私的。
第二个观点:人性自私,但兼具同情心和爱心。
第三个观点:人的同情心是随着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拉远而急速减弱的。
2、仅靠爱心不够,陌生人互助需要市场协调
亚当·斯密的警世恒言: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户、酿酒商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
3、人际互动二分法:小圈子靠爱心、讲同情,大世界靠市场、讲规则
应对人性两面性的方法;市场经济的坚实基础。
(三)铅笔的故事
市场力量造就铅笔神话。
市场是让成千上万陌生人互相协作的平台。
有力地阐明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没有强制的情况下合作的可能性——的含义。
(四)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1、行善与商业这两种模式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
2、四大原因让行善扶贫难见成效。
(1)缺乏反馈机制
市场:要么买,要么不买,顾客不买,商人就要想对策;
行善:只有你白送,对方肯定有需求,但你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
谁是善于行善的人?没有标准判断。
怎样行善才是有效率的?
(2)委托代理问题
(3)所托非人问题
(4)养懒汉效应
3、商业行为,由于市场机制协调和鼓励人们分工合作,大幅、持续而高效地改进了人们的福利。
商业从根本上大幅度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三、区别对待:选择的标准
(一)稀缺
1、经济学建立在稀缺的基础上。
稀缺是人类始终面临的基本约束。
信任也是稀缺的,不是可以随便建立起来的。
2、造成稀缺的原因:
(1)我们想要的东西别人也想要。
(2)人的需求在不断变化、不断升级。
(二)选择和歧视
1、歧视不可避免
稀缺、选择、区别对待和歧视这四个概念,其实是一体的,只要有一个就意味着同时有其它三个。
2、歧视与逆向歧视
逆向歧视:为了消除歧视,却产生了新的歧视。
3、歧视不是问题,如何歧视才是问题
稀缺必然导致歧视,我们不应该问要不要歧视,而是要问应该如何歧视。
(三)凡歧视必得付代价
1、歧视的起源
第一是偏好。
第二是信息不对称。人们经常以偏概全做判断,是不得已,因信息费用高。
2、对别人歧视越多,自己代价越大
以偏概全(歧视)能让我们以最低的成本获取一些初步的印象。
当我们不需要付出多少代价时,就会纵容自己歧视的习惯;当我们要付出很高代价时,就会节制自己歧视的习惯。
3、市场竞争让人心胸宽广
(四)歧视的作用和限制歧视的恶果
1、歧视行为的效率含义
歧视有时候也是非常有建设性的。
现实中的歧视往往都是有原因的。
eg.东南亚华人的歧视故事
2、政府威逼利诱反歧视,可能酿成恶果
eg.美国平权运动,一场反歧视运动。银行家审慎,不轻易放贷,大多数美国人买不了房。政府威逼利诱双管齐下,房地产业短期内一片繁荣,最后的结果就是次贷危机。
四、思考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铭记一些金句,从而记住这一章的核心内容。
公平和效率,往往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受过好的经济学训练的重要标志:能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
经济学研究的是“事与愿违”的规律。
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
人际互动二分法:小圈子靠爱心、讲同情,大世界靠市场、讲规则。
市场是让成千上万陌生人互相协作的平台。
商业从根本上大幅度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商业是最大的慈善。
经济学建立在稀缺的基础上。
稀缺必然导致歧视,我们不应该问要不要歧视,而是要问应该如何歧视。
对别人歧视越多,自己代价越大。
感慨于市场和商业的力量,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有办法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强制干涉有可能会起反作用。学经济学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思考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们是商品,你如何保证自己具备稀缺性,从而让雇主对你青睐有加?在你漫长一生中,你如何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通过超前预判力帮助自己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你还要不要继续以偏概全、保持刻板印象?在这个谁都无法独善其身的市场体制内,包容接纳或许更有益发展。
本章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