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在襁褓中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事物看得透彻。
轩辕时代,神农氏的统治逐渐衰弱,诸侯之间互相侵伐,祸害百姓,而神农氏无力征讨。于是轩辕就动用武力去讨伐那些不守纪律,不来朝拜神农氏的人,因而诸侯都对他表示臣服与追随。而蚩尤最凶暴,没有人能够制服他。炎帝也好欺凌他人,因此诸侯们都拥护轩辕。
于是轩辕修行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pí,皮)、貔(pí,皮)貅(xiū,休)、躯(chū,初)、虎等猛兽,跟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先后打了三仗,才征服炎帝,如愿得胜。
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黄帝之命。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在涿鹿郊野与蚩尤作战,终于擒获并杀死了他。这样,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
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平定一个地方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宁地居住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xūnyù,薰玉)部族,来到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就在逐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
黄帝四处迁徙,没有固定的住处,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封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号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由他们督察各诸侯国。
这时,万国安定,因此,自古以来,祭祀鬼神山川的要数黄帝时最多。黄帝获得上天赐给的宝鼎,于是观测太阳的运行,用占卜用的蓍(shī,师)草推算历法,预知节气日辰。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
黄帝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与亡的原因,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以定历法,收取土石金玉以供民用,身心耳目,饱受辛劳,有节度地使用水、火、木材及各种财物。他做天子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号称黄帝。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建立自已姓氏的有十四人。
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国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传说嫘祖发明了纺织,并教给先民,她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都领有天下: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名叫昌仆,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埋葬在桥山,他的孙子,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即帝位,这就是颛顼帝。(上古五帝之一)
黄帝的传说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华夏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关于黄帝的故事,历经五千多年的沧桑,传承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现在的许多游戏和影视作品都是根据上古神话中的黄帝、蚩尤、炎帝等人物创作的。
黄帝是一位非常贤明的君王。为了让先民过上好日子,他经常带领先民迁徙,寻找适宜的栖息地,还多次打败入侵的蚩尤。黄帝时代也是古史上的大发明期,舟车、历法、算术、音乐等,都是在这个时代发明的。
相传,黄帝在晚年时,还发明了鼎。当第一个鼎被铸造出来时,突然从天上飞来一条龙。这条龙双目炯炯有神,长长的龙须闪着银光,显得十分威武。最令人惊奇的是,龙的全身都透着金光,降临时好像带来万匹金锻,笼罩了整个天空。
龙的突然降临,让黄帝和臣子们都大吃一惊。只见金龙慢慢靠近黄帝,眼神变得十分温和。它开口对黄帝说:“天帝看到你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促使人类的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他非常高兴,特地派遣我来带你去天上,觐见天帝。”黄帝听闻自己得到了天帝的认可,十分开心。他点了点头,就跨上龙背,准备乘龙上天。他转头对群臣说:“天帝要召见我,我得赶紧前去拜见。你们多保重,再见。”
“请带上我们一起去吧!”大臣们大声喊着一拥而上。大家都想爬上龙背,随黄帝一起走。可是金龙却扭动着身躯,轻轻地把那些大臣甩了下来。
金龙带着黄帝迅速飞上天空,一下子就消失在云雾中了。群臣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黄帝升天而去。
一位大臣看着天空若有所思,他自言自语道:“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升天啊!只有像黄帝那样伟大的人,才有资格呢!”
后人为了纪念黄帝,就把黄帝升天的地方称做“鼎湖”。
关于黄帝御龙升天的传说,小时候看连环画是另一个版本。说的是黄帝乘龙升天,许多大臣也攀附在龙身上希望一起上天,但是人太多了,很多人挤不上龙身,有的抓住了龙须有的抓住了龙爪,在龙飞天的过程,有许多掉到地上,就成为山神、城隍、土地神等等,那些跟着黄帝升天的就成为了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