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百分之80的人,在發完脾氣後,都會在幾分鐘內,後悔剛剛激動的表現,
不論他的立場是對或錯,只要想起剛剛自己失控的樣子,就覺得那是自己嗎。
平常我就告訴自己要做個不容易憤怒的人,因為我有調用自己情緒的方案,
畢竟,在生活上工作上與人接觸,總會有不如預期的情況發生,
這是必須百分百肯定的,誰可以保證,一輩子都沒過遇過認知衝突的呢。
當建立好這樣的觀念,我們就會知道,發生任何事情,都可以去思考它背後的原因。
甚至可以思考,這件事有需要急迫被解決嗎?
如果是急迫的,那我們現在適合憤怒嗎,憤怒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嗎?
如果是不急迫的,那憤怒的理由何在?
透過簡單的思考,就知道憤怒只是一個過程,憤怒也只不過是一個情緒手段,
對於事情的演化推進,或許有幫助或許沒有幫助,但都顯得不那麼需要花時間去做憤怒反應。
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對事情感到憤怒後,要怎麼快速的理解,並在短時間內消化,釐清出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
而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