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稻子熟了,我来看您了!
这是文章开篇的第一句话,直接就让泪水打湿我的眼睛。我擦拭着眼睛往下读者,字字平实感人肺腑。安江应该算得上是袁老的第二故乡吧?那里还有妈妈,以及妈妈的生活烙印。想妈妈了,想和妈妈说话了,很自然地就会回去安江。安江是世界稻作文明和杂交水稻发源地。
袁老一生都是那么的忙碌,也没有因为知道妈妈的在等待盼陪伴,影响到少下一次田,少做一次实验,少出一天差,哪怕就一次。也正是这个原因,袁老总觉得自己亏欠妈妈的太多太多。为什么要那么拼命工作啊?袁老心里永远放着一个迫切的信念,要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让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知道,这粒种子恰恰是妈妈在自己幼年时给种下的!
安江乡亲的热情,比天气的炎热更多情义,袁老非常的感动。然而在笔者看来却忽略了作为儿子想要及早见到妈妈的心情急迫。袁老太忙了,忙得除了工作时间,没有属于自己太多的生活时间。我在想,如果袁老生前多些劳逸结合,是不是就不会这么快离开我们呢?
袁老多才多艺,乐观。在他从重庆的大学分配到安江时,是妈妈在地图上找了很久,看着那个小地方,作为大城市生活惯了的,大家闺秀的妈妈担心地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啊。而年轻的你回答:我年轻,我还有一把小提琴。袁老那个时候肯定没想到,因为自己在安江的原因,多年后不得不拖累年迈的妈妈,也来到这个地方帮忙照顾孩子。
或许,在每个孩子的眼里或潜意识中,妈妈是永远不会离开孩子的。但事实是,当每个孩子都已经长大的时候,妈妈是会老的,随时都有可能离开。
当袁老还在考虑稍有空闲就去好好陪陪妈妈,却不想连妈妈最后时刻也不能在身边,天不亮就往安江赶也没能见上妈妈最后一面,而那个时间段正是月圆人团圆的中秋节。
当读到: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泪水夺眶而出,怎么也擦不干净。
为袁老对妈妈的真情,为袁老对妈妈的孝心。虽然袁老对妈妈的孝心稍有遗憾,却反而因为对民众的大爱,成就了妈妈教导的无私的大孝。
谷子在阳光下毕剥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味道。这些诗一般的话语都是要对妈妈说的话,很多很多。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妈妈,稻子熟了,我想您了。已经泣不成声的我,从来没有像这样感动的哭,还觉得很骄傲的感觉。
袁老,您待过的地方,您劳作过的乡村,您住过的城市,没有一个地方会有人忘记您。您永远都会被感激,铭记。因为是您,让肚子不饿能吃饱饭了。
我是徐哥循益,欢迎大家能够花点时间,可以好好读一读,袁老的文章:妈妈,稻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