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行记(第六)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离开甪直,我就马不停蹄地赶往光福。光福镇在苏州西面,紧挨着太湖。光福镇很大,景点却不多,显得比较分散。而我因此针对性的选择了光福寺、司徒庙和香雪海三个主要景点,准备一饱眼福。

自甪直至光福,一百许里。一路西行,抵达光福镇的时候,已近黄昏,绵绵细雨依旧未见有停下的征兆。找到预定好的客栈,卸下随身物品,按照前台美眉指引的特色食店,草草解决完温饱问题。或许因为舟车劳顿,便匆匆返回客栈冲凉安歇,只待来日清晨再做计议。

次日清晨,被淅淅沥沥的雨声惊醒。收拾好行囊,雇车沿邓尉路,直至光福寺。寺在路东,又名铜观音寺,始建于南梁时期,几经战火焚毁,又几经复兴。佛寺以后院龟山之巅的舍利佛塔为中心,佛塔为木石结构,四面七层,八十八阶,内供四十九尊佛像;前院有一铁铸宝鼎,并植有一棵明代的香樟树。舍利塔与前院之间,便是大雄宝殿。出前门,有座石质香花桥,俱是千年遗物。以指叩之,铿锵有声,故又名为琵琶桥。

步入邓尉路西行,至尽头往南,约行三两公里,便至司徒庙。相传,司徒庙为汉光武帝大司徒邓禹归隐处。司徒庙现存庙宇殿舍两进,共二十余间。布局为江南传统院落式。前为墙门,门前分立石狮一对,进门沿主轴为山门、大殿。二者间由院落隔开,两侧有边厢,庙左附有院子,植有古柏名木,并置赏柏厅,厅后即为闻名于世的四株古柏园。四株古柏传为邓禹亲植,至今已逾两千年。四株古柏造型别致,姿态各异,虽经千年风霜雨雪的洗礼,日曝雷击的侵袭,却依然遒劲壮观,犹如天然盆景,堪称天下奇绝。乾隆皇帝南巡至此,亦被古柏吸引,叹为观止,分赐四柏为“清”、“奇”、“古”、“怪”之誉。

出司徒庙,穿过马路向西百米左右,即是香雪海。这是一片密林,广植于邓尉山诸峰之上,绵延起伏,重岭叠翠。这里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常春之景。每当冬末春初,梅花凌寒开放,舒展冷艳的姿色,倾吐清雅的馨香,令人怡情陶醉,一眼望去,如海荡漾,若雪满地。清初江苏巡抚宋荦因故触景生情,题下千古绝名“香雪海”,其石刻即在吾家山崖壁。故而时至今日,邓尉探梅也成为一种节令。

然而,我来的不是时候,错过了香雪满地的景致,却领略到满山苍翠的风光。沿着赏梅的山间小路,来回穿梭,几经往返,走遍了香雪海区域的角角落落,除了见到少数青梅果的惊喜外,更大的惊喜是,发现在一个平坦的角落,有一空旷之处,地上按九宫八卦图形,用木桩制了一套梅花桩。虽然并未在现场见到有人在上面演练梅花拳,也着实让我心动了一下。

带着对冬末春初香雪海的憧憬,和对梅花桩的幻想,七分满意、三分留恋地离开了光福镇。车窗外,小雨依旧淅淅沥沥,渐渐模糊了玻璃,和我的双眼。如果我对水乡古镇有商业化定义的话,那么光福是其中少有远离商业模式的古镇。它没有购物街,没有酒吧街,或许仅仅是因为景点过于分散罢了,然而它的清爽,让我对它的美好印象有了很大的加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下午阳光明媚,我带宝贝去图书馆还书、借书,这应该是我最喜欢做的事。自从她行走自如,我便常常带她来这个书香之地。 记...
    张厘厘阅读 4,976评论 0 0
  • 「3件事」 1.本职工作 2.阅读李笑来老师专栏 3.本周复盘 「小确幸」 明天休息了,一整天都是属于自己的时间 ...
    小恶魔_阅读 1,059评论 0 0
  • 杏是我的美容师,我们在一起已经有一年多了,彼此熟悉。她的家庭情况,我知道一些。当她讲起和丈夫、婆家的矛盾时,我倍觉...
    鹿慕溪畔阅读 3,738评论 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