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几年没下雪了,今天终于下雪了,虽然不大,而且伴着细雨,也算对低温的尊重。
小时候,故乡是经常下雪的,而且雪下得蛮大,晚上睡觉,躺在床上,能听到雪在房顶瓦片上堆积的沙沙声。虽然天冷,还是得上学,那时家庭条件比较艰苦,不像现在有厚毛衣,羽绒服,基本都是单衣单裤,一件一件往身上套,外面在穿件棉衣,肿得像包子,戴上手套和瓜皮帽,穿上雨靴,推开门,迎面而来的是刺骨的寒风和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地上、树上、房顶、菜地里、山坡上,都是厚厚的一层,田里结着冰,同村的十来个年龄差不多的上学娃一起相互吆喝着上学,那时没有谁说不想去上学,也没那么高的境界要如何如何,就是到时间了,该去学校了。
一路上,你追我赶,打打闹闹,或者趁着前面不注意,捏个小雪球扔到前面同学的身上,或者趁着后面不注意,踢踢树,然后赶紧跑开,雪就簌簌的落在身后人的身上或脖子里,引来一片叫骂,或者捡起一块泥巴扔向田里,听着冰面破碎的咔嚓声,或者凿起一块冰像打水漂一样扔向冰面,看着冰块快速滑向对面,一条泥泞的脚印在欢闹中伸向学校。
回到学校,趁着没上课或者下课时间,教室里一起“挤油渣”(一群人靠在一起朝着墙角挤),操场上到处是玩雪的身影,堆雪人,扔雪球,雪里打滚,甚至顺着小路跑上半山腰踩雪,撵兔子。。。冻的通红的手,还有红通通的鼻子,以及喘气时呼出的白雾,一群人,一起疯,谁也不愿意落下,从小学到初中,那是快乐的时光。
渐渐长大,见雪的机会也越来越少,大学毕业来到南方,见雪的机会更是寥寥无几。
念故乡的雪,更念当年一起玩雪的那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