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问去北京工作的闺蜜新找的房子住地怎么样了?
她秒回:开心!
然后跟我说这个房子6100一个月,三个人合租两房,大房轮流睡。其实自己租小房子也没有多大问题,就是觉得一个人在英国住怕了,想要热闹点。
我心里粗略算了一下,想,一个人大概2000多的房子开销,占了她一大半的收入。
但是我回她,花钱买踏实,值!
这句话,并不是作为朋友的安慰。
或许有些人会想这真是太奢侈了吧。
因为从小到大,我们总被教育,勤俭节约。而对于这四个字,更多的人单纯地理解为,省钱。
对于他们来说,做一件事情,时间不是问题,效率不是问题,能不能省钱才是问题。
他们会把三顿合成一顿吃,因为省钱。
他们会不舍得花钱买一件质地好的衣服,然后将就着买了一件不怎么喜欢的,因为省钱啊。
他们会为了少花几百块住在偏远的郊区,每天耗费几个钟头在上下班的路上,搞得自己天天带着上坟的心情去工作,还是因为省钱。
然而他们,还会被贴上特别高大上的标签,会过日子。
我说这些,并不是我不在乎钱,我很有钱。
只是,比起钱,我更看重的是效益。如果花了那些钱能让我心情爽了,能让我更专注,更有效率地工作,那我为什么还要省下我本支付地起的钱?
想想,当你为了省钱不按时吃饭的时候,你身体逐渐出现问题,人不舒服不说,你可能还得请假去医院排队挂号看病吃药。你觉得这样不用花钱么?好吧,可能,比起吃饭,你更喜欢吃药。
当你因为便宜,买了自己并不怎么喜欢的衣服,穿了几次,突然发现它这里脱线了那里起球了,你可能又想着我需要再买一件。
其实,你有没想过,给自己买几件十几件这样的衣服就相当于你当初那件很心仪的衣服了。你以为你真的省钱了吗?其实,你这是在浪费。
当你为了省下几百块房租,住在离公司很远的郊区,每天花费几个小时在路上,上班的时候觉得睡不够,下班了只想躺在床上来个全身心放松。
这时候,别人可能正在学习某项技能给自己傍身,然后,赚了更多的钱。
再说回我那朋友。
虽然每个月多花了几百块在房租上,但是她不仅可以睡大房子,还有朋友陪伴。
下了班,她可以把别人路途上的时间,码字写文,跟朋友聚聚,或者回家给自己做顿饭。每天心情愉悦,工作起来效率高,看男朋友也顺眼了。不好吗?
据宇宙超级网红咪蒙说,如果你一天花4个钟头在路上,一年就是1460个小时,也就是2个月。这2个月,可以做多少事了?
所以说,这钱,花地值。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你花钱大手大脚,只要开心就好。
而是在我们力所能及地范围里,不要一味地省钱。
如果,你没有经济来源,却整天刷爆自己的信用卡买买买,因为你觉得买买买的时候,能让你嗨翻天。
如果,你每个月两三千的工资,你还要租个几房几厅的豪华公寓,因为你觉得房子大,心情好啊。
但是,这些跟你收入完全不匹配的消费,无疑是在给自己挖坑。
因为你并不会因为你花钱了得到持续地愉悦感。
相反的,你还会陷入另一种恐慌。
因为没钱还啊。
总有那么一些人:
看到那些此时不买更待何时的文章就好像找到了买买买的借口
到头来欠了一堆卡债,穿着再时髦的衣服,一张嘴也还是一个屌丝。
省钱还是必要的,因为关键时候解决问题的是钱而不是LV包包。
但是盲目省钱是不可取的,关键还是懂得怎么正确投资自己让自己更有价值。
省钱不等同于会过日子,而你,也不要本着一颗过日子的心,却一不小心让日子过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