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喝了一小杯酒,不足150ml的黄酒,早上醒来头晕头痛,还有口臭。按照我既往的酒量,这些现象是不应该出现的。
这黄酒是老家一个朋友送的,是自制的土酒,民间统称为“黄泥曲酒”。这种酒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是容易醉人,不管你既往酒量多好,一瓶下肚,统统放倒。
我知道这酒的厉害之处,所以昨晚没喝多。尽管如此,我还是醉了,醉的感觉像得了感冒。
我本来不喝它,但是现在市场上的黄酒除了几个绍兴品牌,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粮食酿造的黄酒了。根据业内的同学透露,为了压低制造成本,很多黄酒都是白酒和色素香精勾兑的。这个“黄泥曲酒”虽然口感不好,不管怎么说,最起码还是粮食酿造的。
现在看来,这种粮食酿造的土酒品质也不好,似乎糟蹋了粮食。我的分析是由于民间工艺不严谨,酒中乙醇氧化成的乙醛含量比较高吧,所以头晕头痛主要还是乙醛中毒引起的。
民间工艺酿造的黄酒喝之前需要煮一煮,乙醛比乙醇容易挥发,煮过的酒乙醛含量就会降低,口味会更加纯香,也减少了头晕头痛时发生率,俗称“不上头”。
所以古有“煮酒论英雄”,英雄豪杰坐在一起喝酒,先要煮酒。我想故事要么发生在冬天,要么为了改善酒的品质。
也有诗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冬天下雪生一把火,温一壶酒,和老朋友一起喝一杯,不只是为了加热御寒,也应该是为了酒的口味更好吧。
现在企业标准化生产的黄酒即使不煮,口感也非常不错。我喜欢喝绍兴咸亨的“太雕”,也喜欢手酿皇中皇,以及江南红等。这些绍兴黄酒的口味上佳,远非我喝过的民间自酿黄酒可比。
民间传言自酿的土酒好,是一种无奈,因为市场上假酒实在太多了。实际上土酒的品质参差不齐,毕竟民间的酿酒大师也不多,做酒的人也是业余水平多见,大部分的人还是不会酿酒,比如我就不会。
我的一个初中同学不知什么时候也学会了酿酒,他经常把自做的黄酒白酒送我们同学尝尝,口感虽然一般,但是比较让人放心,起码里面不需要加什么塑化剂和香精等工业化学品。
但是我不知道昨天喝的“黄泥曲酒”工艺和平时民间做的黄酒有什么不同,只觉得前者后劲太凶。就像我以前在湖南凤凰喝过的一款“土匪酒”,这种酒据当地人讲,酒劲非常凶悍,人往往喝着喝着,就“biang当”(不知道当地人口中的biang字怎么写)一声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所以这种酒他们也叫“biang当”酒。
酒喝醉后的感觉非常难受,想吐有时候也未必吐得出来,胃里面翻江倒海,头晕乏力,只想睡觉。说得确切点,不是睡觉,而是昏迷。
我记得35岁前,无论喝得多醉,第二天醒来依然生龙活虎。四十岁以后就不行了,每醉,必定会断片,醒后想不起自己怎么醉倒,怎么回来,就像死过一回的重生,醒后想想非常可怕。
醉酒的最佳状态应该是似醉非醉,虽然迷糊,但是仍然保留一些知觉。这个境界是文人墨客创意的源泉。李清照喝醉了,虽然“沉醉不知归路”,但是还记得“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我敢肯定,她肯定喝得不多,如果喝断片了,她应该想不起了。而只会跟柳永一样,在酒醒后感叹,“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元朝诗人唐珙在洞庭湖的船上游玩尽兴,“醉后不知天在水”,但是还能感觉“满船清梦压星河”。我也好想浪漫一回,坐一条船,和朋友一起,畅怀痛饮,在倒映着满天星星的水面,醉一回,体会一下在星河上迷迷糊糊的飘然感觉。当然,前提肯定是不能喝断片。
够了,上班时间到了。外面大雨,想起了《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我不妨来个《窗外雨潺潺》:
窗外雨潺潺,
醉意阑珊,
沉睡未消夜酒残。
醒来还得去上班,
步履蹒跚。
得意莫贪杯,
佳酿万千,
喝下容易吐出难。
头昏眼花意迷离,
白天黑夜。